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

ID:2657024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_第1页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_第2页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_第3页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_第4页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构建摘要:南京地铁文化空间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感。地铁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公众的审美需求,也体现了南京的历史、南京的地域文化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载体传播现代城市魅力、体现城市文明。中国5/vie  关键词:文化空间;地铁文化;公共艺术;公共性  一、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塑造原则  (一)人文性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需要构建其秩序和规范,引导公众自觉遵守地铁文明规范。公益广告是南京地铁广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众的引导贡献重大。近年来,“环境保护”“保护动物、珍爱生命”“遵守秩序”等优秀公益

2、广告在地铁中屡见不鲜,经常出现在地铁入口处的扶梯一侧,另有部分在候车的地方。在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换乘处有个透明玻璃屋,玻璃上贴着“金陵图书馆地铁服务点”,这是全国首个地铁图书馆。2010年金陵图书馆地铁分馆落成开放,经过这几年的良好运行,现已拥有广泛的城市知名度和稳定的读者群体,使广大市民在享受快捷便利的出行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艺术性  2005年,南京成为中国第五个拥有地铁的现代化都市。政府在规划建造的过程中就把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作为地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以墙面为载体,通过陶瓷壁画、石材雕刻、综合材料等各种手法表现切合的主题,在大幅面的墙

3、壁上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感的视觉效果,形成隐形的文化空间,向观众传达文化信息。地铁壁画手法多样、新颖别致,壁画作品既拥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又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相配,从纯艺术走向综合艺术,壁画的易表现使之成为南京地铁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南京1号线地铁共有27个站,其中16个站点选用了公共艺术品来表现南京的地域文化脉络,如鼓楼站的“六朝古都”、珠江路站的“民国叙事”等。2号线地铁共有26个站,其中11个站点的主题是表现中国法定传统节假日,如集庆门大街站的“中秋节”设有表现节日的圆雕一件,莫愁湖站的“端午节”设有艺术造型坐具一件。3号线地铁共有29个站点,其中有9个站点设

4、有“红楼梦”主题。3号线之所以设为红楼主题,因《红楼梦》和曹雪芹与南京有很深的渊源,如南京站的“元春省亲”、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夫子庙站的“除夕夜宴”、雨花门站的“黛玉葬花”、九龙湖站的“菊花诗社”等红楼故事跃然于站点通道的壁画之上,乘客候车休憩的座位也变成了雕花石凳,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欣赏壁画、体验乘坐地铁。  (三)历史性  每个国家和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地铁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它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内涵,因而地铁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这座城市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南京地铁艺术墙彰显城市深厚的历史文脉,铸就南京富有特色的城市名片。比如,南京1号线地铁鼓楼站,以

5、“六朝古都”为创意主题,六枚铸铜朱红金印镶嵌在石墙中,表现了南京的古都特点,展现了南京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中华门站的“明城遗韵”主题艺术墙,将拱形城墙门、传统雕刻、砖铭文等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南京明代城墙的造型特征,传递出古都南京悠久的文化积淀。珠江路站以“老照片”式的再现手法,表现了民国时期的繁华往事,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民国历史和文化魅力。  (四)地域性  此外,地铁空间设计者还结合了本地的风土民俗、城市面貌、自然环境等来塑造城市的地域文化符号。例如,三山街站以夫子庙灯会为主题,突出站点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画面人物形象稚嫩,色彩鲜红亮丽,几十个大小娃娃手持荷花灯、莲花

6、灯、狮子灯欢笑嬉戏,表现一种盛世的祥和与人间的欢乐。  (五)民族性  南京2号线地铁文化艺术墙,汲取国内外地铁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以中国法定传统节假日为主题创作系列艺术作品。这些表现的内容涉及我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包饺子、放鞭炮、舞龙灯、赶庙会,用艺术的形式呈现传统节庆文化,彰显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当前来搭车的地铁乘客,看到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艺术墙和其他公共艺术品,潜移默化地燃起自己的民族之情,激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设有节庆站点的文化空间有元通“元宵节”、集庆门“中秋节”、莫愁湖“端午节”、大行宫“春节”等。  (六)时代感  南京地铁艺术墙的建设,不仅融入

7、了南京的历史文脉,还体现了南京城的现代发展。如2号线地铁元通站作为一个换乘站点,不仅表现了传统的节庆日,还再现了河西新城的现代印象,是南京现代化都市的崛起缩影。2014年南京作为青奥会举办地,必然要充分表现体育运动的主题,而奥体中心地铁站的艺术墙则承担了这一责任,地铁空间充满动感,视角广阔,体现了南京城积极进取的新风尚。另外,1号线地铁百家湖站的艺术墙,以百家湖文化广场和江宁科学园为整体的三维场景突出了江宁新区的迅速发展与变迁。  二、南京地铁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公共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