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ID:26570977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郭玉姝(长春市第二医院药剂科长春市130000)[摘要]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把心理学技巧运用到临床药学工作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药师掌握相应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关键词]医学心理学,临床药学“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services)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Helper教授和Strand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明确其内涵为药师直接、负责地向患者提供用药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与目的。WHO将其明确认定为药师职业准则,要求药师必须深入临

2、床,同医师一起参加查访、会诊、抢救危重病人,参与制定用药方案,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出的有关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有关问题,指导临床用药。[1]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从而探讨临床各科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与症状消长演变的关系,并做出心理诊断、治疗、咨询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保证身心健康的学科。[2]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3]1.医学心理学

3、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基础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方法之一。广义上指的是医务人员以自己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使其心身早日康复。[4]近代心理学的研究,更以大量证据证明了心理因素或称情绪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情绪改变可引起精神病,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神经症等疾病。因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心理治疗,这亦是临床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时要注意和使用的。[5]2.临床药学中的心理学因素9/92.1患者用药的心理特点[6]2.1.1盲目迷信抗生素抗生素用途广、疗效高,深受病人青睐。有些病人一旦感冒

4、发烧、腹泻,不分青红皂白就点名要用抗生素。而有些医生为了避免医患冲突,就刻意迎合患者心理从而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根据近五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等大城市每年药物使用的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居所有药物的首位。其实感冒大都由病毒引起,,对于病毒抗生素是无能为力的。滥用抗生素不但无益,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还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2.1.2盲目相信新药、贵药个别教师和离退休干部用药一味地求新求贵,他们认为只有新药、贵药才会有神奇的疗效。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吃药跟着广告走,总希望从新药、贵药中寻找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而实际上,刚上市

5、的新药都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临床上对这些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2.1.3迷信进口药许多病人认为进口药品质量比国产好。应该承认,国外大部分药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确实比较先进。但随着国内药物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一些国产药品与进口药品相比,在药物代谢、药理作用、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等多种指标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而在价格方面,进口药则比国产药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7]2.1.4盲目崇尚静脉输液个别职工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口服用药见效慢,静脉输液见效快,把静脉输液当作万能法则,只要身体不适,就要求输液。对不采纳其意见的医生不满,误以为是因为

6、医生怕麻烦或不重视其病情,从而满腹怨言。其实与输液相比,尽管口服药物的吸收有一个过程,但二者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别,而且大大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2.1.5盲目加大剂量或重复用药有些人治病心切,总认为药量越大,服药种类越多,病好的就越快。特别是一些学生为了省钱省时间,一般的小病小痛不去就医,而是自行到药店购买药品,服用三、五次感觉效果不明显,就擅自加大用量或加服其他同类药物,造成因用药过量或同类药物的叠加作用而致药物中毒。例如有的学生一般的伤风感冒即采用围歼战术,多种药同时上,单是成分相似但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就有二、三种之多,不但于治疗无益,反而大大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7、2.1.6盲目迷信中药和补药9/9一些老年人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自己年老体弱,需要特殊滋补,因此要求常年服用滋补之物。岂不知“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如果不遵循中医理论因人而异的辨证施治法则,滥用补药,不但对身体无益,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有的人将维生素当补药,其实维生素只能用于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随意多用甚至可以引起中毒。2.1.7盲目减药或停药有些感染性疾病患者用了抗生素,见高烧已退,病情缓解,就擅自减小用量或停药,结果造成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