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ID:2657752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_第1页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_第2页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_第3页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_第4页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对中国黑白木刻的认识[摘要]黑白木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本文从黑白木刻的黑白处理的质朴与纯净、抽象表现酣畅淋漓及强烈的民族精神三方面来阐述对黑白木刻的认识,从而总结出黑白木刻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黑白木刻版画精神    中国的黑白木刻是中国艺术家自身多年蓄积、几经曲折,在跌宕和冲动中,在大千世界的搜觅中,在自我心灵里无时不在感应中,并通过无数次梳理与组合、安排与加工,然后重新结构出一个美的所在。    一、激情飞扬的黑与白    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的处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2、它也是检测一个木刻版画家是否理解、熟悉和掌握版画特性的一种很好办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一说。黑色并不只是单纯的只是一种颜色,它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这种情感是人们赋予它的。在中国画中通过笔墨的干湿变化,创造出了一种丰富的色彩层次。而黑白木刻没有浓淡之分,都是点线之间疏密聚散而构成的不同的灰色来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层次感,这一点也很象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的特点。在木刻中所谓的黑白感并非简单的一块黑衬托一块白,或一块白衬托一块黑,而那种黑点,黑线,黑面相结合而构成的层次感才是黑白感的来头。

3、一些好的木刻家很会运用这种黑白关系的技巧,所以构成的黑白感也会有生命力,为人们奏出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  懂得木刻者或那些木刻家常说“黑白木刻”是版画的入门基础,就是这种基础代表了版画的灵魂,它不追求绚丽夺目的效果去诱惑人,没有太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喧哗,可以一眼看清楚,可以尽情的表达纯净、质朴,从黑白中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激扬之黑白”的特点在赵延年后期作品中仍能强烈感受到。如《逐日》、《砥》、《填海》,以及《20世纪90年代》。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没有感到他因为年岁增大而创作激情有所减退,精神

4、境界更趋深邃,艺术风格更为鲜明,刀法与技巧更加老练精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酣畅淋漓的抽象表现    抽象审美情趣,是指艺术家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各种外在形态和不同事物进行视觉感应时所产生的特定情感思维,也是艺术家独立依据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以及长期实践而确立的自我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一种审美判断。正如人们从铁栏杆中看到一种防御和纪律,从轻波泛浪中感觉到平静和优美一样。  古往今来,凡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总是对一切美好事物表现出喜爱、赞赏、向往、追求。不

5、管是春天树林里的阳光明媚,还是秋天高山溪流中的流水;也不管是故居里斑驳粗陋的残迹,还是雨夜电闪雷鸣中的滴漏草棚。这些种种情感的孕育,正是艺术家抽象审美情趣的作用,也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最初机缘和驱动力。  中国从事黑白木刻创作的每一个艺术家总是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画面上营造一种自我独特的抽象审美情趣,让人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得到情感上的沟通和感染。塞尚在古典绘画中发现了抽象几何图形的合理安排,是绘画视觉审美的本质所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了先河。从此,架上绘画的抽象审美情趣总是以

6、注重构图形式的张力作为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构架而引起重视,唯美主义画家创作的田园风光绘画,大多都以优美、匀称、平静、和谐的构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讴歌与赞美。表现主义画家总是以夸张、扭曲、动荡、杂乱、凝重的构图形式来表现自身对社会、对战争、对人生的抗争与呼唤。而抽象派画家更是用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来组合画面,以摆脱具体物象,直接利用符号的构成形式来体现画家的思想情感。我国著名老版画家王琦先生的黑白木刻《古墙老藤》和著名版画家卜维勤刻的黑白木刻《岁月中的树和鸟)),虽然在题材的选取上基本一样,构图的组合

7、方式也基本相同,但是,构成画面形式美感的抽象要素点、线、面的形态却不一样:王琦先生的画面构成所采用的是具有动感的向上伸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在抽象视觉审美感应上激发的是一种有韵律的朝气蓬勃和唤发青春活力的心理沉思;而卜维勤先生的画面构成采用的是纵横交错、向外拓展和坚韧刚毅的涩线,在抽象视觉审美感应上激发的是一种崇高、庄严、质朴和沧桑的心理沉思。不言而喻,两幅作品的外在形态不同,所体现出来的作品内涵和艺术家的人格力量也有所不同。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把“气韵生动”放在构造画面第一位的原因。    三、气势

8、高亢的民族精神    纵观中国大多黑白木刻作品都洋溢着浓烈的民族之情,版画家们将自己的深深的爱国热情雕刻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上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兴木刻,不仅是一个新的绘画品种的诞生,更是受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左翼美术家联盟”领导和影响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艺术。比如版画家力群及他的作品,1931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力群,不仅受到了校长林风眠的油画、老师李苦禅的国画影响,更是与一些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木铃木刻研究会”,勇敢地拿起了木刻刀,走上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