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ID:26579493

大小:587.35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1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2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3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4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新增考点 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河北张家口一中尤立增2017年语文学科的《考试大纲》在多年稳定之后出现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大背景紧密相关。《考试大纲》的变化,势必为“按部就班”的备考带来一些冲击,特别是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的变化,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新考点,古代诗歌题型会变化,也会带来备考的新的困惑:新增考点会怎样命题?如何充分利用二轮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第一,2017年《考试大纲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变化及解读。第二,基于能力等级变化(考点变化)的可能性题型变化。第三,国家考试中心关于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第一,2017年《考试大纲》

2、“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变化及解读一、论述类文本。没有变化。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二、文言文阅读。没有变化。《韩文传》(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和《韦凑传》(2014年高等考全国大纲卷)。有些教育机构预测,文言文第1题会恢复考查实词,预测依据就是《韩文传》《韦凑传》的第1题都考查实词,我认为可能性较小。三、诗歌鉴赏。两道例题。其中第一道发生较大变化。2012年国卷大纲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改编而成。【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

3、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改为“五选二”的选择题型)(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保留)第(1)题改变如下: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⑴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关键词语理解)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某联艺术手法分析)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的“流水”无关,因而是错

4、误的。(炼字)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情感分析)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全诗手法分析)考题变化:1.原5分的主观题目改为“五选二”(选误)。2.选项包括理解和鉴赏两个能力点。二轮备考策略:理解是鉴赏的基础。考试变化是形式上的,考点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可将原高考试题改变为“五选二”题目,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四、名句名篇默写。没有变化。仍为理解性默写。且《附录》中背诵篇目仍为64篇。五、文学类文本。选了5道例题。新增3道,保留原有《林冲见差拨》和《孕妇和牛》。新增3道分别是2016全国Ⅲ卷贾平凹

5、《玻璃》(小说阅读)、2009年全国Ⅱ卷《岳桦》(散文阅读)和2016全国Ⅱ卷迈尔尼(美)《战争》(小说阅读)。但命题有所变化。2016全国Ⅲ卷贾平凹《玻璃》(小说阅读)原题及变化(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此处改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小说细节描写,保留)(原0分题。)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人物形象,保留)(原0分题。)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

6、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删除)(原2分题。)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改为“说明”)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修改)(原1分题。)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小说主题,保留)(原3分题,保留后成为答案项)(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保留)(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删除)(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

7、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探究类题目,保留)2009年全国Ⅱ卷《岳桦》(散文)原题及变化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查插叙用法的作用,保留,成为第(2)题)15.解释下列在文中的含意。(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删除)(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