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

ID:2658540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_第1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_第2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_第3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_第4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契探析摘要: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民在缔结婚姻时重视订立婚姻契约。现存畲族婚契再现了当时畲客招赘婚、寡妇招夫婚、招亲接脚婚、收继配媳婚等婚姻习俗及其变迁。畲族婚契中的婚俗用语,不仅反映了畲民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也展现出了尚礼崇古的民族秉性。中国4/vie  关键词:清代;民国;浙江;畲族;婚契  婚嫁乃人生喜事,虽属普遍现象,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仪礼和程式。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版《遂昌县志》卷十一《风俗志・畲民》载,畲民“自粤而闽入浙”,有关婚姻礼俗颇为考究。在浙江

2、世居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丽水、金华、衢州、温州等地都有。历经迁徙的畲民择地定居后,产权意识逐渐萌发并不断增强,重视订立交易契约且相沿成习,受此影响,清代至民国时期,在缔结婚姻时订立婚契也成为浙江畲民的一种生活习俗。  笔者在调查、收集、整理浙江畲族契约文书时,发现了6件畲族婚契,从形成时间看,最早的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雷阿明立上门招亲书》,距今150年,最晚的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一月《周献富立合同婚书》,前后跨度80余年,此外还有民国九年(1920年)三月《蓝门雷氏立招夫婚书》、民国二

3、十年(1931年)五月《雷朝土立靠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雷水元立收继配媳婚书》、民国时期《雷石君立婚书》。这些婚契均由畲民世代留传至今,前5件畲族婚契提要已辑录于《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1],复制件藏于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新近发现的《雷石君立婚书》藏于松阳县象溪镇村头村畲民家,破损较为严重,部分契文残缺,鉴于该契与其他民国契约一同保存,判定其形成于民国时期。笔者不揣冒昧,试以6件畲族婚契为例探析清代至民国时期浙江畲族婚俗形态及其变迁,并就婚契中的婚俗用语择要分析。  1畲族婚契中呈

4、现多姿多彩的婚俗形态  1.1畲客招赘婚。招赘,俗称“招上门女婿”。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龙游县志》之《地理考・畲民风俗》记载,畲客喜招女婿,有“招婿为子”之俗。畲客招赘时,婚契上常载有“上门”“招亲”“靠”等字样。《雷阿明立上门招亲书》《雷朝土立靠书》《雷石君立婚书》等3件婚契的婚姻属于此类。  畲客招赘婚作为与传统“男婚女嫁”形式相异的婚姻形态,长期存在于畲族民间,是畲族婚俗中极为常见的一类。笔者在实地走访畲族村落时,对畲民婚姻形态进行调查,发现招赘婚比例约占25%,其中有的家庭父子两代均为招赘。畲

5、客招赘婚之所以盛行不衰,对于女方来说,原因多为“无男靠女”,《雷阿明立上门招亲书》中言“蓝仁生子亡,别无靠,所生一女……无男靠女”,《雷朝土立靠书》中言“蓝氏东奶并无亲子,所靠一女配夫”;对于入赘女家的男方来说,既可拥有勤劳力穑的畲族女子,又能缓解多子家庭人多地少的压力,有义务给女方父母养生送终,也有权继承女方家产,尽管从妻居,但所生子女可二姓同承,可谓好处多多。《雷阿明立上门招亲书》中载明婚契“内载家伙、物件任并(凭)雷阿明应用”,所拨妆奁田、造屋田等“雷边永远千秋为业”,《雷朝土立靠书》中则言明“日后所生长

6、子蓝、雷二姓仝(同)承”。久而久之,男子入赘畲家便习以为常了。  1.2寡妇招夫婚。寡妇招夫婚,是指丧偶妇女住在原夫家,招进后夫来承继前夫门户,由后夫担负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重任。此类婚契常有“招夫”字样,《蓝门雷氏立招夫婚书》属于此类。在《蓝门雷氏立招夫婚书》中,载有“将钟陈祖亲边上门招夫,养子、养父”等语,说明寡妇蓝门雷氏所招后夫为钟陈祖,该男子需与蓝门雷氏一同赡养前夫父亲、抚养前夫孩子。  在这类婚姻中,后夫一般无权继承前夫家产,而前夫之子却有权继承继父所得业产,但由于继父对前夫之子有养育之恩,因而前夫之

7、子有义务给继父养老送终。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后夫入寡妇门后,共同生育孩子,后夫所有业产将由前夫之子和后夫之子平分承继。因此,《蓝门雷氏立招夫婚书》载有“蓝姓前有子代善(膳)二父(继父)过老”之语,意即前夫之子需赡养供膳继父,契中“日后陈祖手所得业产,两姓兄弟平分”之语,言明后夫所得业产可由蓝姓、钟姓兄弟“品搭均分”。  1.3招亲接脚婚。当畲汉通婚趋于常态,汉族男子入赘畲家时有发生,但主动通过“招亲”形式进入寡妇家者毕竟只是个例,因为汉族社会中入寡妇门的后夫常遭人耻笑。然而在畲族社会中,入寡妇门的后夫并不会

8、因此受人歧视。由于民间常称此类男子为“接脚婿”,暂且将此类婚姻称为“招亲接脚婚”。《周献富立合同婚书》属于此类。  招亲接脚婚与前文所述寡妇招夫婚在婚姻形态上几乎相似,之所以另列一类,是因为从婚契的立契主体来看,两者正好相对,寡妇招夫婚的立契者为寡妇,招亲接脚婚的立契者为入寡妇门的男子。《周献富立合同婚书》中,男方周献富“未成(曾)娶妻”,与蓝氏婚配后,蓝氏前生一子元生“归周姓以作半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