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枯萎疏浚浅论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

ID:26588853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_第1页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_第2页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_第3页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_第4页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床枯萎疏浚浅论摘要:原有的疏浚概念多是指在浅滩等碍航河段的通航疏浚,或是河道局部清障,而疏浚技术发展到今天,作为长河道防洪减灾的一种重要措施,必需赋予新的含义。本文结合近些年来我国北方河流出现的河床枯萎现象,分析了枯萎疏浚的基本原理及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对于目前在黄河等枯萎河道上采用疏浚防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河床枯萎防洪减灾枯萎疏浚枯萎造床流量1前言  近年来,随着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河床枯萎现象日渐严重。自80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下游河道及河口段由于长期小水(包括汛期小水)淤

2、积,汛期缺乏足够的水流冲刷恢复,主槽逐渐萎缩,行洪能力锐减,形成了“小水大灾”的不利局面。尤其是汛期的第一场洪水,往往水位异常高涨,带来巨大的损失。1996年8月5日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为7680m3/s,不足下游堤防防御流量的1/3,而沿河水位已接近设防标准,防洪形势一度紧张。1998年7月16日花园口出现第一号洪峰,洪峰流量仅有4700m3/s,然而最高洪水位竟高达94.38m,仅次于“96.8”洪水。同处中国北方地区的辽河、海河及新沂河等河流下游尤其河口地区也遇到了类似的枯萎现象,即没有足够的水流动力冲槽

3、,致使河道常年萎缩,行洪能力远低于设计值,因此机械疏浚已作为防洪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被提上日程。  疏浚作为一门古老的技术,在中国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而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Dredging),却是伴随着欧美的航运事业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国外,美、日、德、荷兰等国对于港口航道的疏浚已普遍采用大型高效挖泥船,我国在清淤固堤的长期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今的河道疏浚工程并不少见,所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有水下疏浚,有干河疏浚、有依靠水力疏浚,也有采用爆破等手段疏浚,但这些方法多是限于局部排障,仅限于航道和港

4、口的整治,而对于含沙量较高的河流,如何通过疏浚减缓枯萎,增加河道行洪能力则缺乏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河床枯萎现象的增多,枯萎疏浚的要求日益增加,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2黄河下游河道枯萎特点及疏浚对策  黄河下游河段,从铁谢到河口,一般分成三段,即游荡型河段、弯曲和过渡型河段及河口段。  黄河下游的游荡型河段,如铁谢~陶城埠河段,主流线变化不定,冲淤变化十分强烈,枯萎后泥沙淤积分布在数千米的嫩滩上。对于这样的河道,一方面挖槽不容易稳定,另一方面,即使挖槽不回淤,如果与河道主流线不相一致,也起不到增大行洪能

5、力的作用。2000年后,小浪底水库将在50年内对河南段河道产生冲刷作用,届时河道形态也将会发生调整,因此在此河段不宜采用较大规模的疏浚,盲目投入,不仅效果甚微,还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游荡型河道存在着一些畸形的河湾,也存在“横河、斜河”的产生条件,如能配合上游的调水调沙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采用局部疏浚,因势利导,调整河势,就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险情的发生。  黄河下游的弯曲和过渡型河道,如陶城埠-渔洼河段,原有的断面比较窄深,枯萎后泥沙淤积集中在数百米的主槽内,洪水主流线集中,这样通过

6、一定方式和规模的机械疏浚,减少小水期的淤积,就有可能有效降低汛期行洪水位,增大河道过洪能力。此外,两个河弯之间的过渡河段,由于环流作用减弱,水流挟沙能力较弱,枯萎最为严重。如梁集和大田楼断面1994年与1986年相比,过水断面面积分别减少1635m2和6lang=EN-US>1400m2,减少比例56%和53%,从纵剖面来看,过渡段河底高程和行洪水位也较高,已起到局部侵蚀基面的作用。考虑到长河道疏浚的现实可操作性,短期内应将上述河段作为疏浚重点河段。  黄河渔洼以下河口段的枯萎,主要受来水来沙条件、河口淤积

7、延伸及人工整治措施等因素的制约。人工整治属于局部影响,淤积延伸属于溯源影响,这些影响随水力条件的不同时大时小,都有可能加速河槽枯萎的进程。但河口段的枯萎主要还是由于来水来沙产生的自上而下的萎缩过程。因此,仅仅是口门清淤,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侵蚀基面,但并不能有效缓解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3河床枯萎疏浚设计流量  枯萎疏浚必须选定某一设计流量,才能进一步确定挖槽尺度和规模。设计流量的选取,应能够保证河道在设计流量下不淤或少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汛前的挖槽尺寸,以减缓枯萎现象。  笔者曾论证到,在枯萎的水文条

8、件下,天然河道往往存在着两种河相关系:一种是形成洪水河槽的河相关系,另一种是由于大洪水出现机会减少,长期对河床起作用的是小水,因而出现的枯萎河相关系。枯萎河相关系致使河宽变小、主槽萎缩,洪水来临时同流量水位增高,易造成灾害。虽然接着河道可能会冲刷,但由于缺乏冲刷造床的持续洪水,枯萎的淤积是不能完全恢复的。因此,枯萎是一种不可逆过程。河道在总趋势枯萎的过程中不断重复“枯萎-部分恢复-再枯萎”这个循环。  形成枯萎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