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

ID:26599090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_第1页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_第2页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_第3页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_第4页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温室通风设计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修订前言中国7/vie  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起草的农业行业标准《NY/T1451-2007温室通风设计规范》自2007年9月发布、2007年12月实施以来,至今已近10年,鉴于标准引用了《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并采用的是2003年之前的版本依据20世纪90年代数据统计得出的气象数据资料,《温室通风设计规范》标准修订工作列入了2016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目前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完成(以下简称“修订稿”)。  除编辑性修改外,修订稿的技术内容变

2、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前言中,删除了附录性质的陈述,增加了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  (2)标准的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温室通风系统的工程设计和通风系统运行调控方案设计”;  (3)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删去了引用《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部分,气象数据资料在附录B中给出;  (4)修改了“通风量”和“换气次数”定义的中英文描述;  (5)原标准中的“设计一般原则”和“温室通风设计要求”合并为一章,章标题改为“基本要求”;  (6)由于已经制定了《NY/T2133-2012温

3、室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设计规范》标准,在修订稿中删除了有关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设计的内容;  (7)增加了“室内空气循环”和“通风系统运行调控方案设计”两章;  (8)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常见设施蔬菜、花卉对空气温度、湿度的要求”;  (9)原标准的资料性附录A“室外气象参数”改为资料性附录“通风设计用室外气象数据”,并修改了内容。直接给出了全国359个气象台站各月的室外水平面太阳辐射照度、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室外最大空�夂�湿量、昼间最多风向和昼间月平均风速数据;  (10)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蒸腾蒸发热量损失系数β”;  (11)

4、原标准的资料性附录B“温室覆盖材料的透射率”和附录C“温室覆盖材料传热系数”合并,标题改为“温室常用覆盖材料性能”;  (12)删除了原标准的资料性附录D“作物适宜种植密度的叶面积指数”;  (13)修改了原标准的规范性附录E“自然通风系统设计通风量计算方法”,并将该部分内容纳入正文;  (14)修改了原标准的资料性附录F“通风系统设计通风量计算参数”,删除了“温室风压系数”内容,并改标题为“通风风口及防虫网特性”。  本文分标准结构、必要通风量计算、自然通风量估算、资料性附录4个方面,就主要技术内容的修改思路加以介绍。  

5、标准结构  修订稿对原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相关章节。例如,将原标准的第4章“符号”和第3章“术语和定义”放在了一个复合标题“术语、定义和符号”之下,分成“术语和定义”和“符号”两节。  将原标准的第5章“设计一般原则”和第7章“温室通风设计要求”合并为一章,章标题改为“基本要求”,修订稿所涉及的通风系统设计及运行调控满足条件、温室通风系统类型选择、设计通风量要求、必要通风量确定方法、自然通风系统和风机通风系统设计、空气循环和通风系统周年运行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原则均置于该章。  原标准中“自然通风系统设计

6、通风量计算方法”由于篇幅长,放在了规范性附录中,而修订稿中修改了自然通风量估算方法,并将全部内容置于正文。  修订稿中增加了“室内空气循环”和“通风系统运行调控方案设计”两章。“室内空气循环”章在室内空气循环气流组织方式、循环风机布局和安装方式、循环风机风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通风系统运行调控方案设计”章节着重强调了运行通风设备进行温度、湿度调控时的一般要求、通风机运行控制要求等。  必要通风量计算  温室通风设计包括通风能力设计和通风调控设计两方面。通风能力设计有2项主要任务,一是确定通风窗口的尺寸和位置;二是确定通风机的

7、规格和数量。通风调控设计则是在通风机和通风口等硬件设施确定后,对风机风量和窗口开闭大小的日常管理调控措施。通风窗口尺寸、位置以及通风机规格、数量的确定,取决于温室内环境对通风量的需求。因此,计算必要通风量是进行温室通风设计的前提。  计算必要通风量一般要基于温室排热、除湿和增加CO2含量3方面目标,也称为排除多余热量、湿气和增加所需CO2的必要通风量。设计通风能力时需要知道最大必要通风量,而通风调控设计时则需要知道调控时段的必要通风量。  原标准推荐的最大必要通风量是通过比较以上3种必要通风量计算结果,最终取其中最大值获得的

8、。但由于气象数据获取困难、通风量计算繁琐,实践起来有一定困难。另外,由于排湿需求,一般早上温度较低时,通风量不宜过高,通风时间也尽量缩短。如果按最不利室外气象条件来计算排除多余湿气的必要通风量,最不利情况应该是室外高温高湿的时段,而此时对于室内环境调控的主要矛盾是降温而非除湿,计算得出的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