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

ID:26611523

大小:67.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8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_第1页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_第2页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改土培肥项目技术培训讲稿)----王怀德主讲名山县茶园从三月上、中旬开采至十月下旬停采经过7个多月的长时间、多批次采摘,茶树体内消耗了大量的有效养分,茶树生机普遍受损;多种害虫在茶树不同部位及茶园土壤中越冬;茶树叶面芽头密度增大,鸡瓜枝、对夹叶增多,采摘面高低不平;茶园土壤长期处于免耕状态,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和水、肥的渗透、吸收。因此在秋冬季节,必须认真搞好施肥、病虫防治、轻修剪及中耕除草等冬季茶园管理,才能确保茶树体内养分的充分积累,使茶树尽快恢复生机,减少病虫危害,合理调节茶树蓬面芽头密度及土壤疏松程度,提高来年的茶叶产量和质量,达到提高茶农及

2、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重施基肥   基肥是春茶萌发生长的物质基础,对春茶早发、优质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秋冬季茶园必须重视基肥的施用。在基肥施用时,必须做到“净、早、深、足、好”五个字。①施肥要“净”,即施用的基肥其卫生标准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尤其是绿色及有机茶园的基肥,必须具备取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肥料销售证书的企业生产的肥料方可购买施用;②施肥时间要“早”。茶树采摘结束时,气温偏高,根系生长旺盛,提早施肥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与积累,以促进来年春茶的萌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提高,各茶区及企业基地茶园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时间及时施肥;③施肥深度要“深”,由于茶树是深根

3、系作物,且具有明显的向肥性,因此肥料施用要深些。由于我县茶园基本为密植免耕茶园,茶树过于萌蔽不利于开沟施肥,有条件的茶区可用竹子将茶行两边夹住,再进行开沟施肥,这样既能减少肥料有效养分的流失,有利茶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又能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一般开沟深度掌握在25—30厘米为宜,幼龄茶园可根据树龄由浅逐步加深,一般可掌握在15—20厘米;④施肥数量要“足”。一般基肥用量不得少于全年用量的50%,具体要根据土壤养分测定情况、不同肥料品种所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等养分含量不同及茶叶产量的高低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在150公斤左右的干茶,每亩施用菜籽饼不得少于150公斤,施

4、用生物有机肥或茶叶专用肥每亩不得少于100公斤;⑤施肥质量要“好”,茶园施用基肥既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又能为茶树提供必需的有效养分,一般施用的肥料以菜籽饼及含有较高的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或茶叶专用肥为主,另外施肥时要做到土、肥相融,及时覆土,避免伤到根系。二、病虫害防治   秋冬季节及时搞好病虫防治,对于来年减少病虫对茶树的危害非常重要,秋冬季节的封园农药以喷施长效、低毒,且具有防治茶病、虫的农药为好,一般以喷施石硫合剂等作为封园农药。   三、蓬面轻修剪   轻修剪的深度应根据茶园管理水平、茶树品种、树龄等灵活掌握。一般肥管水平高,长势旺盛的可适当浅剪;四、中耕除草   茶

5、园耕作可与开沟施肥同时进行,采取用竹子将茶行两边夹住,再进行耕作松土。土壤耕作深度不宜太深,以不损伤茶树根系为宜,一般掌握在20—25厘米范围。幼龄茶园由于根系分布较浅,耕作深度可浅些,一般掌握在15—20厘米左右。另外,茶园周边杂草应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清除,以免茶树害虫在杂草中越冬及杂草根系深入茶园中与茶树争肥。解放乡农业服务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