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机与目的

研究动机与目的

ID:26617658

大小:19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8

研究动机与目的_第1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_第2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_第3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_第4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动机与目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緒論壹、研究動機與目的1947年12月17日美國海軍少將丹尼爾˙加雷利(DanieyGallery)發表論文,談及“核彈航母”攻擊型航母時,陳述:航母能夠將轟炸機運載到大洋彼岸,在距離目標1000英里遠的距離起飛飛機諾曼‧波爾馬,溫華川、張宜、郭晶、劉雪梅、谷妍、王瑞堯、謝丹焰譯,《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發展史及航空母艦對世界的影響(1946~2006)》(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年4月),頁37。。1949年,當時擔任太平洋戰區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拉福特上將向國會講述航母打擊能力時表示:我們美國的移動空中力量已經發展到可將兵力投

2、射到世界上任何有足夠水的地方同前註,頁47。。2009年3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部長梁光烈在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時表示,目前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航母的只有中國,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中國擁有廣大海域,防衛海洋的責任重大。而,航空母艦主要具有三大能力:運載能力、遠洋能力、戰場支援能力。因此,航母被認為是軍事大國必須擁有的裝備,也是現代海軍水面戰鬥艦艇中最大艦種和作戰能力最強艦種,素有“海上巨無霸”和“海上巨獸”的美譽彭玉龍,《共和國閱兵紀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頁348。。馬漢(1840─1914)認為

3、:所有想成為強國的國家都必須發展自己的海權。太平洋戰爭中決定海戰戰果的是從航空母艦為基地的艦載飛機,充分展現了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飛機所具備的打擊能力林伯格、陶德,《近岸、近海及遠洋艦隊:自1861年迄今地理環境對海軍作戰之影響》(臺北市:史政編譯室,2005年12月),頁88。。因此,軍力投射在中國日益形成的軍事觀念中佔有核心地位,中國欲發展軍力投射目的有幾:軍事訓練及兵力調動、台灣問題、戰略資源及供應線保障、南海爭議等,無非一再強調“中國戰時利益”藍普頓,姚芸竹譯,《中國力量的三面:軍力、財力和智力》(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年1月),

4、頁48。。而,放眼世界目前並沒有任何國家威脅中國,但中國的軍備不斷發展提昇,意味將來中國可能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因此,藉由探討中國發展航母是己身防衛威懾或是走向霸權,以探討中國發展航母的真正意涵中所存在的弔詭現象,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歷史上來看,人類的崛起方式隨著時代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自然崛起時期。在這一階段,尚無明顯國家和地區概念的建立。此時期信息不通,靠人類自身緩慢演進,這一時期產生了中國、印度、埃及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ㄧ的巴比倫王國。第二時期是武力征戰時期。此階段主要為

5、歐洲西南極端21依比利亞半島(現今西班牙)上的戰火不斷及春秋戰國時代的武力征戰。第三時期是和平方式的戰略對抗時期。為二戰後冷戰時期開始,《巴黎非戰公約》宣布以戰爭手段攻城掠地,併吞他國為非法,使戰爭已不是實現國家崛起目標的合法工具。而“近交”及重視睦鄰友好關係,成為主要崛起方式。第四時期,即合作共贏時期。即無須使用武力,而是在高度開放、高度公正自由的市場經濟基礎上和平競爭胡樹祥,《中國外交與國際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頁300-301。。因此,從歷史上看大國崛起比比皆是,中國認為從未有向中國ㄧ樣的國家宣告

6、不使用武力擴張,堅持以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國家和民族復興。尤其,在過去殖民主義時代和帝國主義時代沒有國家提出這種和平發展理念,所以西方國家大多以西方的霸權理念和大國崛起理論來心存猜疑,認定中國崛起必為「中國威脅論」。定言中國將尋求在東亞地區獲得霸權,未來將大幅提高與美國及日本產生衝突的可能性鄧永昌,《中國和平發展與西方的戰略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6月),頁4。。反視中國崛起的三大歷程:第一步,在政治上從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把外交關係發展重點放在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上,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提出了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關係的

7、三條智慧之策:ㄧ是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按照這個原則,中國奉行與第三世界國家平等相處、真誠相待、維護共同利益、結成親密朋友的外交政策;二是在物質援助上,中國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真誠地向第三世界國家提共力所能及的各種援助,幫助它們進行經濟建設,改變落後面貌;三是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的鬥爭,在國際上為第三世界國家主持公道,幫助它們維護自己的利益。同前註,頁7。”,提出“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長期向第三世界提供援助下,使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政治舞台上崛起,建立

8、起良好之外交國際關係。第二步,在軍事上20世紀7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核武軍事大國,鑒於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簽訂了安全相關防衛條約,共同圍堵中國;因而,使中國萌生成為軍事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