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

ID:26618766

大小:44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8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_第1页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_第2页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_第3页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_第4页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碱金属学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碱金属复习测试一、学习指导《碱金属》的知识结构图一、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及性质比较二、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相似性递变性最外层电子数颜色状态化学性质核外电子层数熔沸点化学性质锂Li3都是1都为银白色金属,柔软(铯)除外都为强还原剂;表现:(1)与非金属反应(2)与水反应逐渐增多逐渐降低金属性逐渐增强钠Na11钾K19铷Rb37铯Cs55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化学式Na2ONa2O2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

2、11色态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溶解性溶解度较大溶解度较小与酸反应CO32-+2H+=H2O+CO2↑HCO3-+H+=H2O+CO2↑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二、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NaOOCONaNaOHNaCONaHCOO点燃CONaOHCLHCLNaCL碱金属的化学性质LiNaKRbCs与O2反应反应不如钠剧烈,生成Li2O点燃剧烈燃烧,生成Na2O2燃烧更加剧烈生成比过氧化物复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与H2O反应剧烈,生成H2更剧烈,生成H2轻微的爆炸,生成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遇水立即燃烧,

3、爆炸结论金属性逐渐增强二、典型例题[例1]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共8g,投入足量的水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加热直至蒸干,得到固体物质10g,求R为何种碱金属,写出其名称。[解题思路]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溶于水并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为ROH,由R原子守恒知,nR=nR+,故可用化学方程式求解。[解法指导]常规解法。设:R的原子量为M,R的质量为ag,则R2O的质量为(8-a)g。112R+2H2O===2ROH+H2↑2Mg2(M+17)gaggR2O+H2O===2ROH(2M+16)g2(M+17)g(8-a)gg∴+=10

4、讨论:(1)当M≤23、M≥85均不合题意(2)当M=39时,等式成立,故该金属为钾。[说明]由碱金属及其氧化物与水质反应的通式列出不定方程,并用讨论法求解,这是解此类习题的常规解法。该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缺点是比较麻烦。[例2]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适量,投入足量的水中使混合物全部溶解,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得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混合物质量增加了25%,该碱金属为()A.LiB.NaC.KD.Rb[解法指导]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RO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17。2R+2H2O===2ROH+H2↑△m增2Mg2(M+17)g34g8g(8×

5、25%+8)-8=2(g)解得:M=28①设(2)原混合物全部为R2O,即8gR2O,则R2O+H2O===2ROH△m(2M+16)g2(M+17)g18g8g(8×25%+8)-8=2(g)解得:M=28②所以碱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在28~68之间,该碱金属只能为钾。[说明]“极端假设法”也叫极值法,是设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极端情况,再由化学方程式求得极大值和极小值,从而判定正确答案。此法在解混合物类习题时有广泛用途,应该熟悉掌握此法。[例3]将Cl2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合液中,在导管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入Cl

6、2后混合液中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了带有高能量的O2分子,它迅速转变为普通的O2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的形式放出。测得此红光的波长为λ=0.6000μm,用此红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已知光电效应实验中,阴极板用极限频率为γ0=6.000×1014Hz的金属钠制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__________现象。(2)题中需要约10%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H2O2来配制,写出具体配制方法。(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4)能否产生发光电效应?请计算后

7、回答。[解题思路]NaOH和H2O2的混合溶液与Cl2以及NaOH和Cl2反应后的产物与H2O2之间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要首先搞清这些关系,才能回答(1)(3)两个问题,其中ClO—被H2O211还原也就是ClO—把H2O2氧化了,这样一定有气体生成。另外,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极限频率。可用γ=求出入射光的频率,与极限频率相比较可得出正确结论。[解法指导](1)因为Cl2+2NaOH===NaCl+NaClO+H2O,生成的NaClO有强氧化性,遇H2O2时把H2O2氧化:NaClO+H2O2====NaCl+O2↑+H2O,故有

8、气泡产生。(2)用量筒量取33mL30%的H2O2,加入烧杯中,再加入67mL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