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ID:26621474

大小:9.10 MB

页数:152页

时间:2018-11-27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_第1页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_第2页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_第3页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_第4页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矿“一通三防” 安全知识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矿井空气(一)、矿井通风及矿井通风基本任务:矿井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的作业过程叫矿井通风。基本任务是:1、连续不断地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2、把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出矿井。3、为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二)、矿井空气的成分矿井空气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空气主要由O2、CO2、N2,按体积浓度百分数计算分别为20.96%、0.03-0.04%、79%,此外还有水蒸汽、稀有气体、微生物和尘埃等。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主要变化是:(1)氧气浓度减少;(2)混入各

2、种有害气体;(3)混入煤尘、岩尘等到固体微粒;(4)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发生变化。但井下主要空气成分仍然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O2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相对密度1.11,易使其它物质氧化、助燃。《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劳动强度呼吸空气量/L·min-1氧气消耗量/L·min-1休息6~150.2~0.4轻劳动20~250.6~1.0中度劳动30~401.2~1.6重劳动40~601.8~2.4极重劳动40~802.5~3.0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N2的性质:N2是无色、无味、无臭

3、的惰性气体,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97,不易燃,无毒,但有窒息性。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化合成有毒气体NO2。空气中N2浓度较高时,相对降低空气中的O2浓度,会使人缺氧窒息。CO2性质:无色、略带酸味、不自燃也不助燃,易溶于水,与空气比重为1.52,多积存在巷道下部。主要来源:煤、岩、坑木等氧化、爆破作业、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员呼吸、从煤岩中涌出或突然喷出。危害:对人的眼鼻口有刺激作用,浓度大时刺激中枢神经,呼吸加快,浓度达5%呼吸困难、耳鸣,20%以上使人缺氧窒息死亡安全浓度:总回风中不大于0.75%、进风流中不大于0.5%、采掘工作面风流不大于1.

4、5%,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不大于1.0%。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矿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对人身和安全生产有较严重影响: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氢气(H2)、氨气(NH3)、甲烷(CH4)。《规程》对井下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明确规定。CO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微溶于水。极毒,CO与血色素亲和力比氧大250-300倍,使血液中毒,阻止氧与血色素的结合,引起窒息和死亡。有爆炸性。主要来源:爆破作业、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炭自燃等。一氧化碳浓度及主要症状0.016%数小时后有头

5、痛、心跳、耳鸣等轻微中毒症状。0.048/%1h可引起轻微中毒症状。0.128/%0.5~1h引起意识迟钝、丧失行动能力等严重中毒症状。0.40%短时间失去知觉、抽筋、假死。30min内即可死亡安全浓度:不大于0.0024%(24ppm)NO2性质:棕红色气体,有刺激臭味。极易溶于水。强烈毒性,能和水结合成硝酸,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对眼睛、鼻腔、呼吸道等有强烈刺激作用。所谓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N02中毒。二氧化氮浓度及主要症状0.004%2~4h内不致显著中毒,6h后出现中毒症状,咳嗽。0.006%短时间内喉咙感到刺激、咳嗽,胸痛。0.01%强烈刺激呼吸

6、器官,严重咳嗽,呕吐、腹泻,神经麻木。0.025%短时间即可致死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工作。安全浓度:不大于0.00025%H2S性质:无色、微甜、臭鸡蛋味。有强烈的毒性,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粘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浓度达4.3%~46%时具有爆炸性。硫化氢浓度及主要症状0.0001%有强烈臭鸡蛋味。0.01%流唾液和清鼻涕、瞳孔放大、呼吸困难。0.05%0.5~1h严重中毒,失去知觉、抽筋、瞳孔变大,甚至死亡。0.1%短时间内死亡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煤岩中放出。安全浓度:不大于0.00066%。SO2性质:有刺激性臭味及酸味。与

7、眼、呼吸道的湿表面接触后能形成硫酸,对眼、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严重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浓度及主要症状:0.0005%嗅到刺激性气味。0.002%头痛、眼睛红肿、流泪、喉痛。0.05%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含硫矿物中爆破。安全浓度:不大于0.0005%。氨气(NH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6,易溶于水。当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30%时遇火有爆炸性。氨气有剧毒。它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严重时失去知觉,以致死亡。氨气主要是在矿井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产生。H2性质

8、: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比空气轻,当浓度达到4%-74%时有爆炸性。主要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