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ID:2663489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_第1页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_第2页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_第3页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_第4页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原因及防止假新闻的对策[论文关键词]假新闻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记者素质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而假新闻的出现则正是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缺失的突出表现。假新闻有如过街老鼠年年喊打,但却屡屡见诸报端。将分析假新闻形成的原因并且探讨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2008年一季度,中国的新闻界相继发生三起有较大影响的新闻打假事件:CCTV2006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获

2、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经确认是一张经过后期加工合成的照片;第一届“华赛”金奖由哈尔滨日报记者张亮拍摄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确定为造假照片;湖南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吴华散播发现“华南虎”的消息,经林业部门调查,确定是当地石牛寨风景区投资商伙同县旅游局局长、县电视台记者吴华和石牛寨风景区负责人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造假策划上演了“疑似华南虎”闹剧,这几起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较为恶劣的影响,也严重败坏了新闻记者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    (一)媒体竞争激烈  这些年,全国的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受众

3、,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的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0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出狱后卖烧烤》,是四川《廉政了望》杂志为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需求,在没有向有关方面证实的情况下,就刊播了这条新闻,造成全国许多网站

4、转载。    (二)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驱使  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龙活现。在2006年、2007年的假新闻中“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大雨袭杭百舸归”“英皇证实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正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也使得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现在每年许多组织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就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华赛”大奖作品造假中国高

5、楼第一爆(后期修改制作),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记者找了两位青年假装成新婚伴侣),还有近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和《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照片造假事件。    (三)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记者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

6、体下滑。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工,他们大多数人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大量工作任务,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就是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媒体假新闻有如过街老鼠年年喊打,但却屡屡见诸报端,那么如何尽量防止假新闻的发生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标准,预防假

7、新闻事件的发生    (一)建立起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  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发起组织独立的新闻批评机构。这个新闻批评机构必须担负起监督媒体的责任来,其任务是受理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如关于新闻报道不公正或是有造假新闻或其他毛病等。如果该机构发现被指责的报刊确实有问题,它就把发现的情况公布于众。虽然这对犯有过失的编辑记者或刊物并不是什么判决或处罚,但它却能激起公众对这样的编辑记者或刊物进行谴责。相信这一“公开宣传”的武器会起一种促进作用。当然为了支持新闻批评机构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