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转变发展方式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

ID:26642298

大小:5.55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8-11-28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_第1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_第2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_第3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_第4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其内涵(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放思想(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自满思想(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创新型广东(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六)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七)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八)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体制创新的排头兵(九)

2、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富民强省战略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其内涵1.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历史的回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改革开放前时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7年“一五”时期1958年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提出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上8年或10年赶上美国。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

3、年五届人大会议提出快速发展,重提“超英赶美”口号。1979—1995年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1年12月十二大提出:要走发展速度合适,经济效益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1992年春季邓小平南巡:“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1993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1995年9月中央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

4、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996—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2000年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

5、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胡锦涛中央党校6.25讲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要求经济增长:主要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

6、加作为衡量尺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质量(运行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量的增长方式,而且包括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情况;不仅包

7、括生产,而且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效率,而且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需求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城乡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靠城市转向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转变;从区域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靠部分地区先富转向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差距缩小转变;从产业结构上,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要素投入上,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

8、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利益分配上看,要促进分配由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双赢、再分配更加突出公平转变。……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经济建设,还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需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配合。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