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ID:2666506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1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2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3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4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是常见的住宅质量通病,楼板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文章从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中国2/vie  关键词:住宅;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楼板裂缝的出现不仅会降低结构的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楼板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住宅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大多数业主由于对楼板裂缝缺乏必要常识,担心楼板裂缝会引起建筑物倒塌,反应极为敏感,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等,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也使很多业主为此而担忧。因此,加强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1.1设计原因导致的裂缝  设计方面的原因是形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工程设计不当,即使施工及其他方面不出问题,也会出现裂缝。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般只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结构问题,建筑平面不

3、规则、凹凸布局现象比较普遍,忽视了建筑平、立面不规则给结构设计带来不利影响。楼板配筋率太低,钢筋间距偏大,再加上楼面双向板负筋多为分离式配筋,使楼板在无负筋区只有一层钢筋,因此容易在楼板中部出现贯穿性直裂缝。对具有预埋管的楼板在板面裂缝的构造措施上考虑不够,预埋管线大大降低了板抗弯时的计算高度。由于楼板较薄,因此在埋有PVC电线管处楼板削弱很大,而楼板中部一般又只有下部一层钢筋,容易出现顺着PVC管走向的裂缝。  1.2施工原因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入模温度偏高,振点不均匀,间距过大,每个振点的振捣时间达不到要求,混凝土内

4、夹杂的气泡和多余的水分未能全部排出,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未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未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混凝土养护方面,未及时在终凝前或在浇筑后8~12小时内进行养护,未采取相关的措施如覆盖薄膜、涂抹养护剂等,配备的专职养护人员数量少,不能够满足保湿养护的目标,混凝土常常处于干燥的状态,远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养护龄期。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进度之间的矛盾。一般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6~7d一层,有时甚至2~3d一层。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

5、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这是楼板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负筋保护层过大、支座的负弯矩得不到有效地抵抗,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  2.1做好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结构设计  对有预埋管线的部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实践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8~φ6,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

6、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M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硅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在建筑物体形不规则处或楼板可能受刚度大的梁或墙影响处,板应采取双层双向配筋,板阳角处应与梁成45°角设置放射筋,以便使梁或墙对板产生的应力能逐渐传递到中跨去,不会集中在板角而产生斜裂纹。  2.2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应按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职责,以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为重点,坚持“事前、事中、事后

7、”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浇筑应有专人跟踪,监理人员应旁站,浇筑顺序合理,振点均匀,不漏振欠振;采用二次抹压的工艺,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混凝土养护应及时,并必须保湿养护,对于普通的楼面混凝土应至少养护7天,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或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应至少养护14天。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一定的养护时间。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安装模板、堆放材料。安装、拆除大模板时一定要轻起轻放,不得撞击楼板混凝

8、土,拆下的模板及周转材料要及时转运,不得集中且大量地堆积于楼板上。避免混凝土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