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ID:2667100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_第1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_第2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_第3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_第4页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冯兆张用药特色探析袁久林汤晓龙邸若虹【关键词】冯兆张中药 冯兆张,字楚瞻,浙江海盐人,生于17世纪,明末清初名医。冯氏7岁时即丧父,家道贫寒,生性好学,加之体弱多病,于是遵循母命,13岁开始学医,从师访道十余年,曾六上京师,研究医学,精于医术,后游医于天下,行医于两浙,尤精儿科。冯氏医术精湛,全活颇多。长又寄燕京二十余年,名声鹊起,誉满燕地,不仅平民百姓,且“名誉极甚公卿间”,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冯氏经三十余载之探索,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着《冯氏锦囊秘录》〔1〕50卷,充分反映其学

2、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于脉诊、药性等方面,亦多有论述,实为《内经纂要》《杂证大小合参》《脉证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治疗方论》《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8种医书之合称。此书后来曾传入越南,为越南医家所珍视。其中《杂证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共收五百五十余种药物,从药物学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尤其对药物在杂证和痘疹中的应用进行了合参。该书为古今所未有,议论颇为独特,除对前人的成就进行总结外,冯氏在按语中结合临证经验介绍了对某些药物的运用体会,这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3、现举例如下。1白术冯氏认为,白术甘温,得中土之冲气,为补脾胃之第一品;其在气主气,在血主血,中气不足,为脾胃诸虚之圣药,同枳实能消痞,同黄芩能安胎,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太阴主生化之元,其性喜燥,其味喜甘,其气喜温,白术备此三者,故为中宫要药。每遇暴病大虚,中气欲脱之证,用此馨香冲和之味,托住中气,直奏奇功,不亚人参。但未若人参纯得阳和之气,可久服单服;热盛喘嗽,哮证,音哑烦渴,热毒烦躁者,并禁之。2熟地冯氏认为,熟地黄为补肾要药,养阴上品,六味丸以之为君,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以之为君,乙癸同源之义也。九

4、蒸九晒方熟,每见世人一煮透便以为熟地,误矣;盖禀北方纯阴之性而生,非太阳与烈火交炼则不熟也。所以固本膏虽经日煎熬,必生熟各半而用之,观此可以见矣;若不如此,以生地煮熟,便作熟地,投用地黄丸中,则寒凉之性未除,心肾之经各别,以心经寒凉之药为君主,以肾经温暖之药为臣佐,岂徒无益,反引寒性;既损真阳,复伤胃气。虚热者暂堪抵受,虚寒者立见沉疴。3升麻冯氏认为,升麻禀极清之气于九天,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如泻痢崩淋,脱肛遗浊等证,仗其升提。盖虚人之气,升少降多。经曰:阴经所奉其人寿,阳经所降其人夭。东垣摘入

5、补中汤中,独窥其微矣。但气逆呕吐,上盛下虚者,切勿轻投。4何首乌首乌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禀中和之性,得天地之纯气者也。熟地、首乌虽俱补阴,然地黄禀仲冬之气以生,蒸晒至黑,则专入肾而滋天一之真水矣,其兼补肝者因滋肾而旁及也;首乌禀春之气以生,而为风木之化,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其兼补肾者,亦因补肝而旁及也。一为峻补先天真阴之药,故其功可立救孤阳亢逆之危;一系调补后天营血之需,以为常服,长养精神,切病调元之饵。先天后天之阴不同,奏功之缓急轻重亦有大异也。况名夜合,

6、复名能嗣,则补血之中复有补阳之力,岂若地黄专功滋水,气薄味厚,而为浊中之浊者,坚强骨髓之用乎?冯氏认为,此乃其心得之见,古哲未为缕析,今人混用补阴,不亦误甚!5肉桂桂附二味,虽具辛热补阳,然古哲立方,有二味并用者,有用桂不用附者,有用附不用桂者,确有成见,针线相对,毫难互借混投。今人勿究其微,但以其性辛温,或桂或附,任意取用,殊不知肉桂味甘而辛,气香而窜,可上可下,可横可直,可表可里,可补可泻,善通百脉,和畅诸经,鼓舞气血,故健行流走之效虽捷,但性专走泄,而温中救里之力难长,未免进亦锐,退亦速也。至于附

7、子气味大辛,微兼甘苦,气厚味薄,降多升少,从上直下,走而不守,其救里回阳之功及引火藏源之力,温经达络之能,是其所长,非若肉桂辛甘,轻扬之性,复能横行达表,走窜百脉也。一则味甘而兼辛,所以既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救阳中之阳,更为后天气血营卫分之需也。故纯以大温峻补中气,真阴真阳,救里为事者,或二味并投,或君以参术,佐以附子为用,如八味丸桂附并需,参附汤、术附汤、理中汤之类,勿用肉桂是也。如欲温中兼以调和气血,走窜外达,顾表为事者,则以培补气血之药为君,而单以肉桂一味为佐使,如参芪饮、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

8、汤之类,勿用附子是也。冯氏认为,如是则表里阴阳轻重之义昭然矣,岂容混投假借乎!6栀子冯氏认为,栀子轻飘象肺,故独入肺家,泄有余之火,种种功用,皆从肺旁及也。大苦大寒损胃伐气,虚人忌之。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成败证。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可稍违背者也。如误用栀子,受其害也必矣。7酸枣仁冯氏认为,枣仁乃心、肝、胆三经气分之药,虽能宁心,更能宜肝,故若肝旺烦躁不宁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