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

ID:26677591

大小:60.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_第1页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_第2页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_第3页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_第4页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透皮技术的使用方法透皮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方法。干贴:是用药片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药片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药针剂)或西药调和后贴于穴位或患处。中医诊治的理论基础.诊法:望,望精神、面容、形态、舌体、舌苔;闻:听声音、闻气味;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科应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切: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寒热辨证,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

2、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最基本的两个纲领。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为特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一、腹泻A、寒湿型:面色苍白或萎

3、黄、无精打采、嗜睡、不思饮食、口不渴、口唇白或青紫、恶寒、四肢不温、舌苔白、厚腻、腹胀发凉、腹痛喜按、大便稀溏或不成型、伴有泡沫、绿便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无腥臭。治疗: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用寒泻散3-5g,沙蒿子加溶媒,6542针1支,湿贴于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健脾颗粒(参苓白术颗粒)。B、湿热型:面红耳赤、精神烦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唇色红、口渴、喜冷饮、舌尖红、舌苔黄腻、脘腹胀痛、大便量多、味腥臭、便色黄、如蛋花样、严重者出现水样便、脓血便、肛门红肿。治疗:除热燥湿。用热泻散3g,沙蒿子加溶媒,苯乙哌啶片2-4片,藿香正气水适

4、量,湿贴于神阙穴。口服庆大霉素颗粒、洛哌丁胺胶囊,有脱水者补水。1次见效,1-3次治愈。C、消化不良性腹泻、生理性腹泻: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治疗:健脾利湿、温中散寒。参苓白术散(加减),沙蒿子加溶媒,6542针,湿贴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和参苓白术颗粒(健脾颗粒)。7天1疗程。D、小儿秋季腹泻:初期不可直接止泻,如脱水可补液,治疗期间节食,忌口母乳、奶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改食面汤等。治疗:用秋泻散3克加沙蒿子溶媒,潘生丁(利巴韦林或甲青咪呱或庚昔洛韦),发热加苯已呱定,不发热可加654一2,调和湿贴神阙,贴敷时间视

5、年龄大小而定时间,一般6一24小时。3次治愈。E、五更泻(俗称慢性肠炎);症状: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治疗:取寒泻散5g,6542针2支(苯乙哌啶6片),沙蒿子加溶媒,调和在一起,湿贴神阙穴或关元穴。配合口服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益生菌(上海仙代)。泻止后减去西药,7-14天治愈。二、感冒发热如大便干燥,第一次用大承气3-5g,沙蒿子溶媒调和贴神阙穴。并配合辩证治疗。A、感冒发热通用方:用法:感冒散取3-5克

6、,与沙蒿子溶媒一起调和,风寒可用加姜汁,风热加清开灵针、暑湿加藿香正气水,加安乃近针或氨比针或其他退热药均可,湿贴于神阙穴或大椎穴即可,贴敷时间视年龄大小及皮肤敏感度而定,一般6-12小时。每日一次。配合口服药物:风寒感冒口服姜枣祛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口服风热感冒颗粒;暑湿感冒口服藿香正气颗粒。体温不超过38.5℃,不口服退热药。B、风热感冒发热:退热散3g加人工牛黄1g或紫雪散,沙蒿子加溶媒,安乃近针或氨比针调和,湿贴神阙穴或大椎穴。如大便干燥者,用上方贴大椎穴,同时用大承气3-5g,沙蒿子、溶媒,加生理盐水,贴神阙穴。

7、口服风热感冒颗粒。三、咳喘A、风寒咳嗽: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咳声低沉无力、流清涕、口唇色淡或青紫、舌尖淡粉、舌苔薄白、舌体胖大、较大孩子舌体边有齿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治疗: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小青龙散(加减)3-5g,沙蒿子加溶媒,加西药利巴韦林(西咪替丁),克咳敏、舒喘灵、异丙嗪针25mg-50mg调和在一起,湿贴神阙、肺腧、膻中或定喘(任选1-2个穴位)。口服小青龙颗粒。如伴有以下症状:恶心呕吐、舌苔白厚腻、幼儿流口水、腹胀、腹痛喜按、大便稀溏不成型、用力或放屁时有少量大便、大便多为绿色,常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用参

8、苓白术散3-5g,沙蒿子加溶媒,加贴神阙穴。B、风热咳嗽:面部潮红、精神烦躁不安、咳嗽伴随汗出、口渴、喜冷饮、流黄鼻涕、痰色黄、口唇色红、舌尖红、舌苔黄、咽部充血红肿、咳声粗、发干、咳嗽有力。治疗: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