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

ID:26685124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_第1页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_第2页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_第3页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_第4页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届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1、从战国到清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庄园经济B.小农经济C.井田制D.集体经济2、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①交通 ②货币③政府商业政策④社会环境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3、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视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受值”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4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C.农民战争的影响D.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不高的影响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中国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C.有利于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D.促进了丝、茶的生产和发展6、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的民族工业是()A.煤炭和钢铁业B.铁路和公路运输业C.建筑和纺织业D.纺织和面粉业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是在A.1949年政协召开后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1

3、952年经济好转后D.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以后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A.实事求是B.改革开放C.拨乱反正D.经济建设9、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项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10、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发和发展的是()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5

4、00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00多家企业。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14家工厂和工业园。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设立分厂。11、促使中国近代风俗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入侵②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入④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宣传影响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②④12、大众传媒的中的三大媒介是()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网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17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A.英国B.葡萄牙C.荷兰D.西班牙1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

5、标志是()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B.工厂开始兴旺发达C.蒸汽机车被广泛应用D.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15、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发展B.奴役了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都是积极方面的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6、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C.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17、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A

6、.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工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居于主导地位B.轻工业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19、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新技术革命的出现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20、以下哪种矛盾在本质上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B.社会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大资本家和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21、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

7、时,美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方式是()A.整顿财政体系B.加强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22、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A.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B.市场的自我调节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D.政府大量增发的纸币23、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其主张的实质是()A.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24、新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A.日本B.德国C.美

8、国D.英国25、二战后初期,推动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一个外部因素是()A.科技革命的促进B.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