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

ID:26686620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_第1页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_第2页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_第3页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_第4页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曾国藩的理学创新与湘军的军事伦理建设李威(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曾国藩理学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背景、社会思想背景和个人哲学背景,并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义理在于经世,纳“经济”入理学;理学即是礼学,发礼学之新意;“内仁外礼”,拓宽道德修养论。曾国藩将其新理学应用于军事建设中,形成了湘军独特的以“忠”为最高价值目标、以“仁”为内在的道德标准、以“勇”为基本道德品质、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军事伦理思想。关键词:曾国藩;理学;湘军;军事伦理中图分类号:BB259.9文献标识码:A一经历

2、了宋明理学的高度辉煌和发达后,清代理学“学理无创新”,“无主峰可指”龚书铎,《清代理学的特点》,《史学集刊》,2005年7月,第三期,正一步步走向沉寂。道、咸以后,鉴于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双重危机,各地理学之士纷纷活跃起来,把解决危机的希望寄托于理学的重振。作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这时高举振兴理学的大旗,一定程度推动了理学在晚清的复兴与创新。1、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曾国藩处于清政府陷入深重的政治和文化危机之时,时局几至于不可收拾之地步。外敌入侵,割地赔款;杨洪发难,席卷半壁江山;清政府内部吏治腐败,银荒兵

3、弱,百弊丛生。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他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多次指出,时局已是“百废莫举,千疮并发,无可收拾”《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二,第一页;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劣兵蠹役,豢盗纵盗,所在皆是”。《曾国藩全集·奏稿》第31页其中,他尤其对虚浮不实的社会风气感慨良多,“近世以来,士大夫相大恩与为县遁之言。县遁者,设与之论东方,则泛称西事以应之,又变而之北,或变而之南。将东矣,则诡辞以遁之,虚悬其语而四无所薄,终不使其机牙一相抵触。友朋会合,咨寒而问暄,同唯而共诺,漠然不能相仁。臣下入告,则择其进无所拂

4、,退无所伤者言之。一有不安,终不敢言。一时率为孤县善遁之习。背怨向利,所从来深已。”《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88页意欲承担晚清“中兴”大业的曾国藩,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发起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而惯常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曾国藩全集·书信》第431页面对现状这种历史责任感实即经世入世的精神。在儒家文化中浸染成长的曾国藩,自然而然地把社会危机的原因归诸人心的陷溺

5、,归诸礼崩乐坏,归诸儒家伦理道德的缺失。顺理成章,以理学为核心的孔孟之道成为他匡扶救拯的药方。这样,在社会剧变的影响下,理学名儒国藩蒿目时艰,慨然有触于胸中之所积,发出“以己之所向,转移风俗,而陶铸一世之人”的呼声,《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82页走向经世致用,建构起理学经世的思想。2、脱离实际,训诂考据的社会思想背景7乾嘉时期,汉学盛而宋学衰。清代汉学的基本方法是考据学,价值取向是以“实事求是”为标志的“求真”精神。应该讲,求真又会推出致用的价值取向。然而,乾嘉时期,虽然也有一些理学家仍抱经世关怀,但从主流看,当

6、时汉学家的价值取向是求真而非致用,故学术研究多与国计民生无关。乾嘉汉学在治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学为核心,又认为儒家的经典愈古愈真,甚至认为对儒家典籍的注疏,也是愈古愈好,唐必胜于宋,汉必胜于唐。这种思想方法使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主要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尤其是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学者,抱着“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的态度,更具有明显的复古、泥古特征。再者,由于乾嘉汉学强调博证,发展到后来,甚至卖弄博洽,为考证而考证,致使其愈益烦琐,往往“繁称千言,始晓一形一声之故”。再者,乾嘉学者虽能对个别问题和事例通过考据得出正确的结

7、论,但却具有孤立、片面、狭隘的观点,不能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观察研究问题,也不能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特征。这种思维方式,限于对微观的具体事物、具体问题的考察,却不能从宏观上对重大的历史事变作出应有的分析和说明,这种局限决定了乾嘉汉学在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有可能作为盛世的反映和点缀,但一旦时过境迁,社会转向衰败,出现尖锐的矛盾和危机,它便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3、博采众长,调和汉宋的个人哲学背景就其整体哲学思想来看,曾国藩继承并发展了程朱理学的“理一元论”,

8、“礼一分殊”的学说,言行举止无不以宋儒程朱之学为根本。不过,程朱理学虽为其思想的重心,但曾国藩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的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之思想亦有许多的汲取。曾国藩固然恪守程朱理学为学宗,但他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