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ID:2669807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1页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2页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3页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4页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安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山地蔬菜是指除平原和城郊蔬菜产区以外,种植于丘陵山区、半山区平缓坡地或台地的蔬菜总称[1]。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市,山地资源丰富,全市海拔200m以上可作为山地蔬菜生产的耕地面积达5333.3hm2,其中海拔在500m以上的蔬菜面积达1400hm2[2]。境内随海拔升高和地形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垂直分布性农业气候和多样性局部小气候,为多品类、多层次、多品种的山地蔬菜立体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临安市位于“长三角三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捷,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新鲜蔬菜运抵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是发展绿色鲜活农产品的理想区域。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大

2、力发展山地蔬菜,对于加快临安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缓解夏秋季蔬菜供需矛盾、提升蔬菜安全品质、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2/vie  1临安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1山地蔬菜发展历史  山地种菜自古有之,但传统的山地蔬菜只是零星、粗放的,为山区农民自给自足的栽培形式,种植的蔬菜主要有菜用马铃薯、生姜、黄瓜、大白菜、萝卜、大蒜等。真正意义上的山地蔬菜规模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安市山地蔬菜生产起步较早,是浙江省最早的山区县之一[3,4]。1983年在原临安县上溪乡玉山、平溪、中梅等村,开展不同海拔区域的高山番茄、甜椒、甘蓝等种植试验,并获得成功。临安

3、山地蔬菜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①引试开发阶段(1983-1995年)该阶段山地蔬菜品类单一,仅限于番茄、甘蓝、甜椒,其中番茄、甘蓝种植面积占95%以上;种植区域集中在原上溪乡、马啸乡、临目乡等海拔600~900m的17个村;发展初期为计划种植,进入20世纪90年代逐步走向市场化;到1995年全市种植面积为154.4hm2、  产量4632t、产值695万元。  ②规模扩张阶段(1996-2005年)该阶段山地蔬菜品类由原来的番茄、甘蓝、甜椒,迅速扩张到豆类、瓜类等近10种,以菜豆、瓠瓜、小辣椒为主;产品完全市场化,产销活跃,种植区域扩展到原建制的17个乡镇104个自然村,偶

4、有“结构过剩”、“菜贱伤农”现象发生;到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为1130.97hm2、产量33966t、产值7302.7万元。  ③产业化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山地蔬菜基地建设加强,生�a能力得以提升;蔬菜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产业内部出现部分合作,但联系不紧密;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进,以茄子、小尖椒、菜豆、瓠瓜为生产主导品种;开始注重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建设,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截至2015年全市山地蔬菜种植面积2133.33hm2,产值3.1亿元,面积占全市蔬菜产业的17%,而产值则占到47%,是临安种植业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  1.2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①

5、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传统“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格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建设,促进规模集聚,基本形成了山地蔬菜生产特色区域。全市现有12个镇街种植山地蔬菜,其中6个镇的基地面积在100hm2以上,14个村的基地面积在20hm2以上,形成了以清凉峰、龙岗、湍口、昌化等镇为主的西北部山地蔬菜产业带和以太湖源、高虹等镇为主的东北部山地蔬菜产业带,涌现了浪广、九都、国石、雪山、九龙、木公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广的山地蔬菜专业村。  ②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以来,临安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展了山地“微

6、蓄微灌”设施的集成应用,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大胆实践,开发了一套成熟的“山地蔬菜微蓄微灌生产技术”,有效缓解了山区资源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现象,在生产中发挥了显著的抗旱作用,平均每667m2菜地节约灌溉用水100m3,增加产量20%以上,节本增收达2000元。截至2015年,全市建成山地“微蓄微灌”设施面积243.3hm2,配套建设排灌沟渠  47km、作业道路23km,并积极推进设施上山,建成连栋温室5座、钢架大棚25hm2、多功能苗床  0.5hm2,使大量遇旱易灾、遇雨易涝的“靠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致富田”。  ③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制订了《无公害山地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

7、B3301/T1029-2013)等地方标准规范,印发菜豆、番茄、茄子、瓠瓜等主栽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并进行全面宣传推广。同时,加强源头质量安全控制,组建了一支镇(街)农业执法协管员队伍,与毗邻的安徽绩溪、宁国、歙县开展省际联动执法,严格农产品投入监管,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跨省流通和使用,并建立了覆盖全市山地蔬菜生产基地的质量检测点28个,培训了一批基地内检员,每年开展蔬菜自检1.5万批次以上,确保了上市蔬菜合格率达到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