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ID:26702765

大小:9.97 MB

页数:131页

时间:2018-11-28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_第1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_第2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_第3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_第4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基本要求6滑坡与崩塌监测7泥石流监测8资料整理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群防监测参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2、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Z/T021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变形监测deformationsupervision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与其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斜、挠度、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测量工作。4总则●4.1监测任务■a)监测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变形或活动特征及相关要素。■b)研究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

3、主要因素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c)研究和掌握滑坡、崩塌变形破坏与泥石流活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d)研究、制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判据和泥石流活动判据,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空间和强度(量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4总则●4.2专业监测专业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应是不稳定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按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划分为四级,见表1。●4.3群测群防监测列入群测群防监测的

4、滑坡、崩塌与泥石流,一般是潜在不稳定的和受威胁的人数、潜在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4总则表1监测站(点)分级表监测站(点)分级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失稳或活动的危害性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受灾害威胁的人数(人)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Ⅰ级特别重要(县级和县级以上城镇等)特大>1000>10000Ⅱ级重要(重要集镇、重要工矿企业和重要交通设施等)大1000~50010000~5000Ⅲ级较重要(集中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中500~1005000~1000Ⅳ级较重要(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小<100<10005基本要求●5.1

5、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等。◆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或活动特征等。参考附录A至附录D。5基本要求◆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评价,包括: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进一步变形破坏或活动的方式、规模和主要诱发因素与影响因素等。滑坡、崩塌稳定性野外评价参考附录C,发育阶段分析参考附录D。■b)滑坡

6、、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接经济价值等。■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5基本要求●5.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监测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监测设计书应通过下达任务的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的审批

7、。5基本要求●5.3监测内容依据下列因素确定:■a)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赋存条件、地质特征和变形、活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因素。■b)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和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方式。■c)滑坡、崩塌变形阶段、变形量和泥石流发育阶段、活动频率。■d)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稳定性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预报判据的需要。Ⅰ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的监测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随其发展过程和稳定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