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ID:26715975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_第1页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_第2页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_第3页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_第4页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内容提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受托经济责任需要内部审计拥有独立性,但当前的管理体制、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法律环境、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等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国家对内部审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形势下,笔者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受托经济责任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

2、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内部审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在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时,客观上存在着委托者对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奠定了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客观基础。由于内部审计主体受托(受命)于委托者(单位法人),对经营管理者行使经济监督权,而经营管理者也受托(受命)于委托者(单位法人),负责财产的经营管理,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形成了内部审计主体与经营管理者(被审部门)之间监督与被

3、监督关系。由于财产所有权高于经营管理权,因而内部审计主体的地位理应高于经营管理者(被审部门)。  因此,内部审计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权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西方著名审计学家劳伦斯.B.索耶在《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中说过,“没有必要的职权,所有为提高改善所作的宝贵的努力都是空想。”而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是其职权的第一要素。《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按照国际内部审计的惯例,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

4、、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经验教训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一)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状况,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即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

5、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对一些依法办事的审计人员实施高压制、冷处理、穿小鞋等方式,迫使审计人员听其指挥或与其同流合污。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  1998—1999年我国逐步对内部审计管理进行了改革,目前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这就是将内审的领导工作由过去上级审计机关代为管理改为单位自身管理,将内部审计真正从政府审计中脱离出来,走内部审计协会管理的路子。这

6、本有利于内部审计在单位领导下开展工作,能使内部审计的职能更加明确和规范。但是,一些单位领导和内审人员的认识却发生了偏差。有些单位领导认为这一改革扩大了他们的权利,可以为了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更自由地支配审计工作;一些内审人员认为这次改革是政府对内部审计撒手不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弱化”。如果不真正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任由这些错误认识泛化,势必固化原有体制的漏洞,造成内审工作的滑坡。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它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其设置类型有:(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纪委

7、;(3)附属于监察部门或与监察部门合署办公;(4)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5)临时由某一部门领导。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或物资管理等人员兼任。这种状况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虽然应上级的要求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置内审机构。一些单位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减内审人员,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稳定,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增大,审计工作质量难保证。  (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