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ID:26718559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_第1页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_第2页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_第3页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_第4页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粟兰的栽培与利用【关键词】金粟兰  摘要:介绍了金粟兰的形态习性和栽培技术,并论述了其在药用、观赏和茶用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金粟兰;形态习性;栽培;开发利用  CultivationandUsingofChloranthusspicatus(Thunb.)Makino.  Abstract:Inthispaper,themorphologyhabitsandcultivationtechniqueofChloranthusspicatus(Thunb.)Makino.edicinal,decorativeandteafunction。茎圆形,无毛;叶对生,革质,卵形至倒

2、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15cm,宽1.5~5.5cm,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锯齿,齿尖有腺点,下面脉纹明显;叶柄短,长约1cm。穗状花序纤弱,长1~3cm,作圆锥花序排列;花小,黄色,芳香,无柄,无花被;苞片极小,正三角形;雄蕊3枚,由药隔相互合生成卵形,先端3~5齿;子房卵形,1室,无花柱。核果卵状球。花期4~7月,果期8~9月。  金粟兰生于林下、溪边潮湿地上,多栽培。性喜半阴半阳和空气湿润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喜温暖,不耐寒,生育适温约20~28℃,在日最低温5℃以上可以正常生长,低于5℃生长缓慢,若低于0℃则要受到冻害。适生于肥沃、疏松、透水性好、有机质丰富、微酸性的砂

3、质性壤土。  2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精细整地后,按长10~20m,宽1m,高25~30cm起畦,在畦面上撒一层0.3cm厚的细砂,然后浇水至土壤温润时为止,搭设荫棚。定值地应选林下沟边或水源充足、利于排灌,并有遮阳条件的园地,选好地块后施厩肥1500kg/ha,深翻25cm,随深翻撒施钾氮磷钾复合肥及磷酸二铵各750kg/ha。整1m宽平畦。  2.2繁殖金粟兰可通过分株、扦插或压条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可进行,以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生根快。剪未结穗开花的顶芽,每段有2~3个节,上端叶片剪半,下端叶片全部剪掉

4、。按5cm×5cm株行距斜于砂床上,插后压紧、浇足水。如遇干旱,应在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及时去除苗床杂草。扦插期温度在(20~30)℃之间,保持苗床和空气湿润,3~4周后可生根成活,成活率高,当新梢长至10cm左右时,即可移植。  分株繁殖宜春季进行,挖取带根多的植株,尽量多带土团,每丛应有4~5茎干,上部若枝叶多,可以剪去大半再载植,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促进成活,直接移栽于大田。压条繁殖于雨季用徒长枝2~4根聚集在一起,用刀刻伤,埋土3~4cm,约60d后可与母株切开,移栽于大田。  2.3田间管理  2.3.1遮荫金粟兰喜半阴半阳的环境,喜散阳光,夏季应特别注意不能让强烈日光

5、照射,必须架设荫棚,遮荫养护,或在林下栽培,否则叶片易变黄。  2.3.2水肥管理金粟兰喜肥,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施肥,做到薄肥勤施。开花前每15d交1次稀薄的过磷酸钙溶液和饼肥液,花后每月浇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有机肥液。每次施肥浇水后,应及时松土,以利通气。秋季少施肥,冬季停施。金粟兰根系较弱,所以浇水要适量,土壤过湿,常引起茎节变黑,凋萎败落。冬季气温较低时,7~10d浇1次水,维持土壤稍湿润即可,且要在晴天午后进行,使温温暖过冬。  2.3.3修剪金粟兰枝纤弱而带蔓状,任其自然生长,容易徒长倒伏,因此从幼苗期就应多次摘心,促其多分枝,同时也应经常摘除老叶,秋后要剪除枯枝条、病虫枝,

6、以利节省分和有利通风透光。  2.4病虫害防治  2.4.1菌核病主要为害茎部,出现水渍状褐色大斑,向上下扩散,致整珠或部分枝条上长出白色霉层,植株迅速枯萎,病茎内外生出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oasclerotiorum(Lib・)deBary,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采收后马上进行深耕,把大部分菌核埋在3cm以下;勤松土除草,摘除老叶及病残体;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必要时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5%菌核光悬浮剂800倍液防治。  2.4.2叶斑线虫病是金粟兰生产上的毁灭性新病害,病原线虫为草莓芽叶线虫Apherlench

7、oidesfragariae,线虫自气孔侵入,在叶内寄生,形成水渍状病斑,造成大量落叶。雨后和浇水后在叶表有水膜存在情况下,自病叶气孔逸出再侵染,全年广泛存在于金粟兰芽上,以顶芽带虫最为普遍。生产上注意选用无病虫苗进行育苗,发现病苗及时拔除。  2.5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3金粟兰的开发利用  3.1药用价值金粟兰是传统的傣药植物,傣语“妹滇”,意为具有生筋长骨之功效。以全株入药,味甘、微涩、性温。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