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

ID:26726307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8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_第1页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_第2页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_第3页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_第4页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民间借贷引发刑事犯罪的研究  近年来,银行不断提高贷款门槛,缺乏足够财产作抵押或者难以找到有实力的担保人提供担保的借款人,难以取得银行贷款,下面是一篇关于民间借贷引发普通刑事犯罪的实证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一、民间借贷现象的产生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社会闲置资金的大量增加,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有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民间融资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此外,贫富差距的加大,市场经济的繁荣,使社会资金需求量大增,致使民间借贷有一定市场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

2、以下两个方面:  (一)自身原因  1.个人资金周转。许多人在急需资金而又借款无门的情况下,走投无路才选择了民间借贷,甚至借高利贷。除了个人为了买房、买车或者孩子上学等急需资金外,还有一种现象是借款人赌博惨败后为了捞回本钱而不惜借高利贷。  2.扩大生产经营。中小企业及三农的资金需求具有需求急、总量少的特点,民间借贷恰好适应了这个需求特点。这是民间借贷合理存在的土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供给保障压力明显加大,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扩大经营、加快施工进度或者为避免停产停工等急需生产资金,在

3、权衡金融机构贷款门槛相对较高、手续较复杂,而民间却有大量剩余资金,融资较快的情况下,企业便向社会高息吸款,以求发展。正是企业方和出借方都相信企业通过这笔周转资金可以获得较大数额的利润,双方才达成了高利借贷的合意,各取所需。  3.高利回报为诱饵。借款人承诺高额的利息,出借人禁不住高利诱惑,慷慨借款之后,借款人却逃之夭夭,或者将钱挥霍一空,留给借款人一张借条,出借人到处追款无望,只能走进法院寻求帮助。  (二)外部条件  1.民间借款利率上涨催生了高利贷。近年来,民间借贷的利率月息由原来的2分涨至

4、3分到4分左右,甚至1毛,于是高利贷便披着民间借贷的合法外衣粉墨登场去赚取更高的利息。  2.银行借款手续繁琐助推了民间借贷。近年来,银行不断提高贷款门槛,贷款要求抵押或担保,缺乏足够财产作抵押或者难以找到有实力的担保人提供担保的借款人,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而且银行贷款需要逐级审批,少则十几天,多则个把月,更有甚者,一些银行简单的贷款需要几个月时间,对于一些急需用钱的人来讲,银行并不能解燃眉之急,而不得不转靠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  3.民间借贷合法外衣掩盖了高利贷。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

5、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自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由于缺少监管,民间借贷反而成了培育高利贷的温床,很多放贷人已具有职业化和团体化性质,而且往往与非法活动交织在一起,在民间借贷的面具下还常常隐藏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并可能以暴力手段追讨欠款。一般来说,任何企业都有融资需求,在缺乏规制的情况下,都可能有动力向社会募集资金。  4.缺乏有效地监管至使高利贷行为放纵。由于目前尚无专门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进

6、行明确规定,而高利贷总是披着民间借贷的合法外衣,致使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乏依据,无法监管,导致高利贷行为泛滥。  二、民间借贷引发普通刑事犯罪的实证分析及对策---以索债型非法拘禁犯罪为例  (一)索债型非法拘禁犯罪的基本情况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2007年批准逮捕的非法拘禁案件为样本,通过比对分析,呈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犯罪主体身份呈现两高两低.两高即犯罪主体为无业人员、外来人员比例高。所有的涉案人员全是无业人员,外来人员占76.3%;两低即文化程度低和年龄低,其中初中文化以下的占8

7、0%,30岁以下的占77.0%.  2.犯罪形式以外来人员共同作案为主。2007年索债型非法拘禁案件均为3人以上共同犯罪,且以相同地域为纽带的共同犯罪居多。如犯罪嫌疑人宋某某、张某某经事先预谋后,伙同谷某某、李某等8名河南籍老乡,驾车向被害人黄某某催讨赌债,因索要不成,又驾车将黄某某带至某宾馆客房内,持刀威逼其归还赌债,限制黄某某人身自由达40小时。  3.犯罪场所集中在一些中小宾馆、旅馆、饭店。除有1件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拘禁在自己家里外,其他的均将一些宾馆、旅馆、饭店、浴室作为非法拘禁场所。 

8、 4.民转刑案件比例高。在因生意纠纷和民间借贷引起的16件非法拘禁案中,均为因民事纠纷处理不当而转化成为刑事犯罪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5.7%.如犯罪嫌疑人赵某某非法拘禁案中,赵承揽的工程由于分包商翁某的失误而被扣了工程款30万元,赵向翁提出赔偿,遭到翁的拒绝后即将其非法拘禁。  5.社会危害性大。由于犯罪嫌疑人要追回债务的目的,在侵犯被害人人身自由的同时,往往会实施一定的暴力。在2007年的29件案件中,有18件案件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实施了捆绑、殴打等暴力行为,其中持械3件,致使被害人身体受到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