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

ID:26732571

大小:10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_第1页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_第2页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_第3页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_第4页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歌舞伎详细介绍一、歌舞伎的历史与发展歌舞伎是十七世纪初江户时代始于出云地方的舞踏而演变的一种舞蹈艺术。德川幕府建立初期,出云大社的一位叫阿国的巫女创作了一种“念佛踊”(注1)。她和她的丈夫名古屋山三郎组织了一个戏班演出。山三郎善于唱歌,而阿国善于舞蹈。为了修缮某社殿,他们带领戏班从出云来到京都,进行了募捐演出,表演轰动了京都。而“出云的阿国”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这种令人耳目一新、感官刺激强烈、贴近庶民生活的新潮艺术,于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起始称“歌舞伎踊”,意即“超出常轨之舞蹈”,受到男女老少的狂热欢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消遣。由此,歌舞伎也为大家争相模仿。“16世

2、纪中叶的日本女性,从禁制女性的宗教观、战国隶属观中,刚刚获得了公开出入日本社会的权利。她们春风得意欣喜若狂,追求女性的解放,极力寻求实现生活享乐目标的生存途径。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女性为中心,以表演男女恋歌恋舞为内容的歌舞团体,尤如雨后春笋似地纷纷建立。”(《日本歌舞伎的艺术变迁》李 颖 )阿国歌舞伎的出现,触动了江户庶民阶层长期被压抑的心境,唤起了庶民大众欲求人性解放的内在情感;拉开了日本歌舞伎艺术生成的序幕。 继“阿国歌舞伎”之后,歌舞伎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游女歌舞伎”时期,这一时期的歌舞伎是由女性演员为主进行表演,甚至以此为媒介进行情色交易。其演员的身份

3、多为“游女”。这一阶段的观众基本是欣赏演员的姿色,至于歌舞伎本身的内容则并不关心。后来因为歌舞伎的演出引发了多次的观众骚乱,甚至发生了歌舞伎演出现场的杀人事件(载于《歌舞伎草纸》的“拔刀骚”)。于是,宽永六年(公元1629年)德川幕府取缔了全国的游女歌舞伎演出。其后的“若众歌舞伎”(注2)则引起男风盛行,道德败坏,于承应元年(公元1652年)再次被禁。后经协商改为由成年男性来演出,歌舞伎进入“野郎歌舞伎”(注3)时代,以此为契机,歌舞伎传人们开始专心研究技艺,以演出内容来吸引观众。 元禄时期(公元1688-1704年),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让人不禁感叹,曾两度被

4、幕府取缔的歌舞伎的艺术生命力是如此的旺盛,这一切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其深刻根源都来自于江户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江户时代结束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进入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时期。“町”一级的组织,作为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毛坯”,几乎凝结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后发展的可能性。其中通行无碍的首要和基本原则,就是利益原则。以山鹿素行为首的古学派率先“脱儒入法”,将利益原则合法化,合理化,合人情化。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了元禄时代。明确的利益主义,务实主义,日趋强烈的对自由人性的追求欲望和自然写实主义与唯美主义交织并茂的元禄文化,里面充斥的是彻底的商业价值观念--一

5、种被称之为“市民精神”的观念(丸山真男《讲义录》),佛教带有悲观厌世情绪的用以指无常人生的“浮世”观念在江户时代,已经被町人反其义而用之,成为歌舞伎世界、游里世界(花街柳巷)以及弥漫期间的浮华享乐世风。近松左卫门在描绘人情与封建义理之矛盾时对“人情”的赞颂更加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能乐,是寺庙神社的保护和武家阶层的援助下成长起来的,经过观世父子的改革以后更加的贵族化了。那么作为市民文化代表的歌舞伎,完全是在庶民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世俗演剧。 此时的歌舞伎不再如初级阶段,表演中仅仅只有歌舞,更加入了剧情。歌舞伎艺人通过表演故事的离奇情节来吸引观众。同时,歌

6、舞伎的歌舞元素也并没有消失,在有剧情的歌舞伎剧中起一个烘托剧情的作用。同时也在艺人的改进下,形成了一批优美的舞蹈戏。这个阶段出现了一大批的剧作家,他们将能和狂言的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左卫门,他本是净琉璃的剧作家,写了一百多部净琉璃的剧本,后来也创作了不少的歌舞伎剧本。这一阶段的作品多为历史题材和民间传说,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都受到了能乐和净琉璃的很多影响。在近松左卫门之后的剧作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剧本的源流,将歌舞伎的剧本分为四类。二、歌舞伎的剧目第一类,竹本戏,又称为义太夫狂言。这类

7、戏的曲调为木偶戏大师竹本义太夫所作,因此得名。这类剧目大多是从木偶净琉璃剧目中移植过来的。其主要代表作为《假名手本忠臣藏》、《义经千本樱》、《国姓爷合战》。这些都是日本歌舞伎中最优秀的剧目。《假名手本忠臣藏》取材于元禄十四年(公元1701年)的赤穗义士事件。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一个叫吉良的佞臣,因小诸侯浅野没有给他贿赂,设计侮辱了浅野,迫使浅野在宫廷拔刀,最后被朝廷判剖腹谢罪。因浅野无后,领地也被朝廷收回。而浅野的家臣们在总管大石内藏助的率领下,集合了四十七名义士。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冲进吉良府中,杀死了吉良,为主公报了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