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

ID:26735835

大小:65.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8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_第1页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_第2页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_第3页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_第4页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改项目申请书—王玫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1:项目所属科类申报类别代码  法学   2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学分制下法学本科考试的实践与改革  申请人王玫黎  学校名称西南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  邮政编码401120  联系电话13883726106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制填表说明  一、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二、申请书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均为原件),由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市教

2、委高教处。电子文档按文件要求上报。三、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四、"所属科类"指本科专业目录中所列的11个学科门类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所列的19个大类;教育管理类的填写"教育管理"。"类别代码"中1代表"重大项目";2代表"重点项目";3代表"一般项目"。  项目主持人情况项目名称学分制下法学本科考试的实践与改革  申请金额3万元项目主持人情况姓名王玫黎性别女出生年月1964.11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行政职务主任从事专业法学    1.

3、主要教学工作简历;2.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刘想树,男,1965年生,湖北云梦人,1981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5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推荐免试为该院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国际私法教师。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持教研项目①主持中央与地方共建"涉外法律教学研究基地"②2008年,"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③2

4、007年,"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西南政法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④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施行效果跟踪研究"获西南政法大学校级教研重点项目。成果及论文①2009年2月,《"多维协同"教学管理模式下优质教学资源培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②2008年11月,《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评析》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与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学术论坛"一等奖;③2004年12月的项目"构建有扩张力的知识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获

5、得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④"从立命馆大学的教学管理看我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于2004年赴日交流后,向学校提交的教改论文;  ⑤"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变革论",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委员会2004年会(海南)提交的论文;  ⑥2006年9月,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变革论--西南政法大学与日本立命馆大学之比较考察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理念与质量建设》论文集;项目组主要成员情况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工作单位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工作签章  王玫黎45教授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论

6、证、研究    唐力46教授副院长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指导、论证    曾文革44教授副院长重庆大学法学写作、论证    宋渝玲45副教授副院长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写作、研究    周江30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写作、调查    岳树梅40副教授主任重庆工商大学法学写作、调查      一、立项依据及目标1.现状与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研究实践基础)  法学本科考试是高校法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学分制下考试特点有了较大变化。考试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任务,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

7、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这对于激励学生学习及其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法学本科考试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法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关系到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仍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学生考试的目的单单是为了取得一个高分数,而这个高分数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法学本科考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积极开展法学本科考试模式的改革实践,提高我国的法学教育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

8、。(一)法学本科考试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院校都热衷于兴办法学本科教育,使得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规模急速扩大,无论速度还是数量都十分可观。然而在考试环节,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法学本科的考试模式基本是高中文科考试模式的延续,考试这根指挥棒不能正确发挥其导向作用,考试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表现如下:1.考试方式上  法学本科考试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知识考试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