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ID:2673628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_第1页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_第2页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_第3页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_第4页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畜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加之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日趋严格,蛋鸡养殖已逐步朝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养殖场管理过于依赖习惯和经验,缺乏动物安全防治工作的基本知识[1],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蛋鸡养殖管理技术,对提高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和排除食品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蛋鸡品种简介  我国蛋鸡品种较多,根据蛋壳颜色划分,主要有白壳蛋鸡、褐壳蛋鸡、粉壳蛋鸡和绿壳蛋鸡四大类[2]。  白壳蛋鸡开产早,产蛋量较高,体型较小,采食量低

2、,适合高密度饲养,缺点是神经质和易受应激影响,主要品种有单冠来航鸡、海蓝.收集整理,并发出叽叽的叫声,说明鸡舍温度过低;如果雏鸡张翅、张嘴喘气、远离热源,则说明温度过高;温度适宜的判断标准是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面均匀,采食正常。  雏鸡鸡舍需保持温度适宜、均匀,舍内各处温度相差应≤1℃,特别注意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另外,温度过渡要平稳,基本按照每三天降1℃的规律进行。  1.3密度控制  密度不仅关系雏鸡的活动、饮水和采食,而且关系到舍内气体的污染和交换、地面的污染程度与啄食癖、应激等问题。密度过小浪费地方,保温电力和设备费

3、成本提高;密度过大雏鸡活动范围小,常互相践踏,食睡不安,弱雏争食不到,会引发啄癖。另外,密度大,雏鸡排出粪便多,鸡舍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湿度过大,空气污染会影响雏鸡生长速度和群体均匀度。因此合理的密度是鸡群发育良好,整齐度高的重要条件,通常第1周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60只;第2~3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第4~6周龄,每平方米20~30只。  1.4光照控制  照明时间的长短对雏鸡采食量和体重增长有较大影响,一般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勒克斯以上,使雏鸡适应环境,学会饮水和采食;2周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8~

4、9小时或自然光照时,光照强度逐渐过渡到5~10勒克斯。  1.5雏鸡免疫及环境消毒  鸡群的免疫可分为个体免疫和群体免疫两部分。首次免疫时,应使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确保免疫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度。二次免疫及之后的免疫可采用群体免疫,但也应注意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来确定。免疫程序要科学合理,疫苗严格按照要求保存使用,消毒程序要规范化、制度化。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2.1育成期的生理特点  育成鸡处于骨骼和体重的快速增长期,内脏器官增长和消化功能的增强使得鸡群的采食量迅速增加。转群及频繁的免疫接种会使鸡群长时间处于强应激状态,所以必须

5、注重全面的营养供给。育成期的培育目标是鸡群体型发育良好,体重增长符合标准,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能适时开产[6]。  2.2育成鸡体型均匀度管理  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基础上的正常体重,是骨架和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高产性能和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均匀度反应育成鸡的质量,如果性成熟时,鸡群达到标准体重且均匀度良好,则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维持时间长。  体型和均匀度的管理目标是体重周周达标,为产蛋储备体能;鸡群每周均匀度达到85%以上;8周龄骨骼发育完成80%,13~14周龄发育成熟。鸡群体重不达标时,应确保环境稳定、饲养密

6、度适宜;适当增加饲喂量,同时增加饲料中粗蛋白、能力、微量元素含量;采取分群管理,体重超标的限制饲喂,体重低的增加营养。  3.产蛋期饲养管理  3.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前期的管理目标为体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储备体能,适时开产,具体措施如下。  换料:产蛋5%以上时,更换高峰期饲料,以确保早熟的鸡能摄取到充足的钙质,有利于其骨骼的发育及顺利开产。  体重:每周监测体重,及时分群管理,确保体重达标。光照:从18周龄开始,每天供给13h光照,以刺激产蛋,之后每周增加30min,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16小时为止。期间不能随意减少光照时

7、间,光照强度为10~20勒克斯。若体重不达标,可延迟增加光照;若体重超标,则可提前增加光照。  3.2高峰期饲养管理  高峰期饲养管理目标是鸡群产蛋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喂料管理:饲料质量稳定,不随意更换饲料,饲料的营养水平要符合品种要求,特别注重各种营养的全价性和平衡性。  光照管理:产蛋率与光照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光照程序对产蛋率、蛋重及产蛋期的死淘率有着极大影响。总体原则是确保16小时的光照时间,不能随意减少。光照强度褐壳鸡每平方米3瓦,粉壳鸡每平方米2~2.5瓦。  温湿度管理:适宜温度为15~20℃,最

8、适宜湿度50~60%左右,温度高于25℃或低于5℃都会对产蛋产生影响。  环境:产蛋期一定要给鸡群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生产生存环境,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消毒和防疫管理:做好定期环境、带鸡消毒工作,并关注鸡群抗体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