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试题库

分离工程试题库

ID:26736393

大小:1.59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1-28

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1页
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2页
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3页
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4页
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离工程试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完美WORD格式.整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改革系列参考书分离工程试题库叶庆国钟立梅主编化工学院化学工程教研室.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前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属于山东省“重中之重”学科,一直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而分离工程是该专业二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利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基础基础知识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分离和提纯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突出的弊端就是手工计算工程量大,而且结果不准确。同时由于现代化化学工业日趋集成化、

2、自动化、连续化,学生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对高水平工业工程师的需求,开展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对我们的学生能否承担起现代化学工业的重任,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重大,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分离工程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分离工程例题与习题集、分离工程试题库的编写等工作。目前全国各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般均为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其他类似的教材已出版了十余部。这些教材有些还未配习题,即便有习题,也无参考答案

3、,而至今没有一本与该课程相关的试题库的出版,因此编写这样一本学习参考书,既能发挥我校优势,又符合形势需要,填补参考书空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离工程试题库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贯穿目前已出版的相关教材,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题多种题型,有解题过程和答案,为学生的课堂以及课后学习提供有力指导。编者2006年3月.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目录前言I目录II第一部分填空题1第二部分选择题6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2第四部分问答题14第五部分计算题18参考答案49.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

4、()的逆过程。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5、)。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专业资料分享.完美WORD格式.整理1.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

6、,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2.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3.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4.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5.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的结论。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7.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以上。8.吸收过程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9.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来计算。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11.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

7、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12.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时分布一致。13.精馏有b.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的缘故14.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15.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作用。16.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萃取剂的浓度。17.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其限度为()。18.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或()方法进行物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