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

ID:2674115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1页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2页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3页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4页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的师德观对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启示杨濡菡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应是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所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为人师表”等师德思想至今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关键词:孔子,师德观,师德建设OninspirationofConfucianteacher’smoralityonthecurrentmiddleandprimaryschoolteacher’smoralityconstruction(China

2、WestNormalUniversityYangRuhan;FengWenquan)Abstract:Theteacheristhepropagatorofhumancivilizationandtheengineerofhumansoul.Withgoodteacher’smoralityshouldbethefundamentalconditionofbeingaqualifiedteacher.HavingbeenthefirstgreateducatorintheChinesehistory,Confuciusdevotedallhislifetoeducationcareer.Atp

3、resent,weshouldstudyteacher’smoralityofConfucianandthespiritofgeneralsecretaryXiJinping’sspeech,whichhasplayedapositiverolesofarinteacher’smoralityconstruction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Keywords:Confucius,teacher’smorality,teacher’smoralityconstruction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及必须遵循的

4、规范和准则。教师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师德现状不尽人意,甚至有些教师的师德严重缺失,这势必会影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学生正处于道德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教师的师德尤为重要。有些人认为传统的师德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传统道德说教与榜样示范式的师德教育模式难以起到激励教师和引导教师的积极作用”。[1]应该重构师德规范,实现师德理论的创新。这种把教师自身道德教育能力低下归因到传统的德育模式是以偏概全,极为不合理的。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的道德文化的过程,不同于知识的传授方式,它需要把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信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在青少年道

5、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是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说教和榜样来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开展以“礼”、“仁”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至今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师德观成为了后世为师者的指导思想,这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师德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孔子的师德观着重分析了师德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及教师自身应该做出哪些努力。一、孔子师德观的主要特点(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教精神孔子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要博学多能,刻苦钻研。他告诉弟子仲由,如果不爱学问六种品德也会产生六种弊端,他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论语·卫灵公》)在(《说苑·建本》)中孔子也提到:“可以与人终日语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强调可以使人终日不知疲倦的只有学习,要想闻名四方,只213万方数据有靠努力学习才能如此,其他的都不足以傲。而孔子指出他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通过“自省”、“无常师”、“不耻下问”等途 径坚持不懈地学习,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地步。孔子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论语·子罕》)并时刻警惕“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正因如 此,孔子

7、的知识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他的弟子颜渊就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而孔子因此也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另外,孔子认为教师要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一生穷途奔波并屡遭劫难,但 他仍坚持从教,并以此为乐。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其学生子贡对他赞叹道:“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体现最为明显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