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ID:2675259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第1页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第2页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第3页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第4页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摘要:文章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81年~1993年,国债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2003年,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国政府要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减少财政赤字来控制国债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广义灰色关联分析一、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选择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具体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规模取决于一定

2、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国债发行规模还会受到社会资金总量的限制,由于居民投资者目前仍然是国债认购的主体,居民储蓄会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发行的新债有一部分要用于偿还旧债,国债余额、国债的还本付息状况也是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为此,我们将国债发行规模Dt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t,财政赤字FDt,财政收入FIt,财政支出FEt,居民储蓄St,国债还本付息P

3、Dt,上一期国债余额CBt-1。这里国债余额采用上一期数据是考虑到若采用本期数据,本期国债余额CBt就包含了国债发行规模Dt,国债发行规模Dt和本期国债余额CBt的关联度自然较高,不利于找出国债发行规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数据选取期间为1981年~2003年。考虑到1994年以后国债成为国家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资金来源,为了分析出1994年前后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排序变化,将数据分成两段:第一段是1981年~1993年,第二段是1994年~2003年。其中

4、国债余额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由计算结果可知,1981年~1993年,各影响因素和国债发行规模综合关联度的排序为:国债还本付息0.806>财政支出0.756>财政赤字0.742>财政收入0.729>国内生产总值0.674>国债余额0.641>居民储蓄0.552。1994年~2003年,各影响因素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的排序为:财政赤字0.838>国债还本付息0.830>财政收入0.751>财政支出0.745>居民储蓄0.730>国债余额0.728>国内生产总值0.617。上述分析结果与实

5、际情况是相符的。1981年~199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一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还本付息、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这一时期由于财政赤字较低,弥补赤字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当年国债部分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外,主要是用于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债还本付息、财政支出的关联度最高,国债发行规模增长较慢。1994年~200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二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还本付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994年《预算法》出台,规定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向中央银行透支,使得财

6、政赤字只能靠国债发行来弥补,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的关联度最高,国债发行规模增长较快。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2003年,我国国债还本付息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只是略低于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国债还本付息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相当影响力,这一分析结果可从我国国债的债务支出收入比得到验证。1994年~2003年,除了2000年债务支出收入比的比例为37.79%外,其余年份都在40%以上,比例最高的年份1997年达到了77.45%,我国每年发行的新债有较大部分是要还旧债,国债

7、筹集的资金中用于弥补财政建设性支出不足的比例减少,国债的总体收益不容乐观。1994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债发行规模的综合关联度最小。这一结果有其原因:从调节宏观经济的需要看,国债规模的增长不能完全与经济增长同步,更多的是需要进行逆向调节,即在经济增长过快时,政府以超增长速度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纳社会货币,以国家信用借款压缩和控制投资;反之,在经济出现疲软时,民间投资小于民间储蓄,产生民间储蓄剩余,政府要通过发债吸收民间储蓄剩余,并通过政府投资的保持全社会总投资率的稳定甚至上升,促进经济增长。

8、这并不是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可以摆脱国内生产总值无限制地膨胀。实质上,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是相关的。当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大时,社会的总体纳税能力增强,政府的财政收入随之增加,国家财政的应债能力增强,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可以适度增大。三、建议1.控制国债发行规模要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赤字入手。财政收入方面,随着1994年我国开始对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行了分税制和新的工商税制,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了大幅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