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ID:26757924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_第1页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_第2页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_第3页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_第4页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苏共兴亡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摘要: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汲取苏共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苏联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教训  1991年8月24日苏联共产党宣布“自行解散”。曾经是一个具有数十年历史、一度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长达74年的执政党退出了历史舞台。4个月后,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兴亡说明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

2、项根本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能从苏共兴亡中汲取哪些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呢?  一、必须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苏联经济总体上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发展速度不平稳。苏联在二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还是较快的。50年代年均增长接近10%,60年代降为约8%,70年代约5%,80年代不到3%,呈逐步递减趋势。尽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搞“加速发展战略”,但经济依然在往下滑,1991年经济增长一2%,1991年达到一12%。其二,经济结构不合理。苏联经济的发展主要为扩军备战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服

3、务,是以牺牲日用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的。人民群众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忍受畸形经济结构带来的苦果。社会主义美好理想因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在人民心目中慢慢淡漠和枯萎。其三,区域发展不协调。苏共在执政时期没有处理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前苏联,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最发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次之,外高加索地区再次之,中亚各国相对最为贫困落后。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潜藏在民族分离主义背后的则是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在实用主义和民族本位主义的驱使下,他们纷纷“另起炉灶”。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2003年10月,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4、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5、、各个方面相协调。”  二、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苏联思想理论界倾向于把苏共领导人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他们的论断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犯了形式主义错误。苏共建立了一套相当系统的马列主义书本知识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学生必修三门马列主义基本课程:苏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但教学工作偏重于灌输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严重脱离实际,因而大都流于形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收到实际效果,结果培养了以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和盖达尔等为代表的

6、持“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代人。他们后来成为社会主义苏联的掘墓人。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机构对苏联高层党政官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他们明确支持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模式;12-3%的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拥护改革,并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主化;竟然有76.7%的人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在广大党员群众中,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所以在苏共解散时,其财产被没收,没有党员群众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党组织。领导干部的背叛和党员群众的冷漠合葬了苏共。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信念

7、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心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3月,我们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它强调:“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深人发展。”“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此外,我们还要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有效的

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年的思想工作,科学地宜传马克思主义。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