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

ID:26760307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9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_第1页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_第2页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_第3页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_第4页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作者简介〕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250100。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古经原是筮书,自孔子不占(《子路》〔1〕)而将其义理化以来,经由《易传》,至汉代一跃而为群经之首,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就再也离不开易学了,古代如此,现代如此,未来仍将如此。就现代的情况看,已有学者指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特重《易传》,他们借助于诠释《易传》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熊十力的易学是以乾元为中心的本体宇宙论;马一浮的易学是以性理为中心的本体工夫论;方东美的易学是以生生为中心的形上学;牟宗

2、三的易学是以穷神知化为中心的道德形上学;唐君毅的易学是以神明之知为中心的天人内外相生相涵的圆教。他们以现代哲学的观念与问题意识重点阐发了《周易》哲学的宇宙论、本体论、生命论、人性论、境界论、价值论及其间的联系,肯定了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性是生机的自然观,整体和谐观,自然宇宙和事实世界涵有价值的观念,至美至善的追求,生命的学问和内在性本文由.LoralMetaphysics)的模式。不仅如此,此书与其说是他的道德形上学在易学上的演绎应用,毋宁说是他的道德形上学的易学表达。须注意的是,在牟宗三那里,本体并不是道,不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在他那里,道是兼括体

3、用的:其体是万物资始的乾元,即所谓创生原则;其用是万物资生的坤元,即所谓终成原则。这个结构,显然与其师熊十力的观念之间具有渊源关系。但牟宗三还进一步通过对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上传》)的阐释,归结到道德意义上的那个能够自我坎陷的良知、乃至类比于康德的自由意志的自律道德。笔者曾指出:这样的伦理性而非本体性的道德意识,如何可能同时又是本体?〔18〕  至于现代新儒家的其他哲学家,例如徐复观,众所周知,他所提出的颇为独特的形而中学,就是继《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器而言的,认为中国哲学作为心的文化,心的哲学,只能称为形而中学,而不应讲成形而上学〔19

4、〕,其与易学的显性关涉乃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马一浮哲学的六艺互摄、并且诗书礼乐春秋之教皆统于易〔20〕,那就更不消说了。还有方东美的普遍生命本体论,也是以《易传》为经典依据的,兹不赘述。总之,现代新儒家当中的多数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与易学之间都存在着显性的关涉。二、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隐性关涉  如果说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显性关涉以熊十力的哲学最为典型,那么,其与易学的隐性关涉则以冯友兰的哲学最为典型。关于这个问题,最值得参考的是王堃的论文《新理学哲学体系与易道之关系》(以下简称王文)。〔21〕这里转述该文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加以适当的分析论说。  王

5、文是从这样的问题意识切入的:冯友兰的新理学,表面看来似乎与易学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逻辑地看,新理学是在接着讲程朱理学,而对于程朱理学来说,易学是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其理气、动静、阴阳等基本范畴都离不开易学的观念架构,那么,冯友兰的新理学难道能够离开这样的架构吗?或者说,易学这种观念架构能否成为新理学的观念架构?  王文的答案是肯定的,认为冯友兰的哲学体系可按程朱《易传》的观念体系来解读,根本上就是一个易学的诠释架构。就冯友兰新理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人生论、知识论和宇宙论来看,他从人生论中的文化与境界之关系问题开始,而进入阴阳、四象、太极与无极等范畴的

6、讨论,由此展开了知识论和宇宙论的架构;人生之理智与情感,犹如围绕太极而运行的一动一静的两仪,这就给出了知识论架构;这种始于人生问题的知识论,最终由人生的境界觉解而归于宇宙论;而宇宙论又通过天人合一的理念,最终也落实到人生论之中。由此看来,在冯友兰的新理学中,宇宙论对应于易学的无极而太极,知识论对应于阴阳两仪,而人生论则贯彻于整个宇宙论和知识论之中,这就充分体现了易学的核心观念生生之谓易。  应该说,王文对冯友兰新理学的解读是极具原创性的,可谓冯友兰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充分揭示了冯友兰新理学与易学之间的隐性的深度关涉,从而通过这种个案分析而揭示了易学对

7、于重建中国哲学的重大意义。  当然,在王文的具体分析中,还存在着一些可商榷之处。这里择要讨论几点。  首先,主要表现在《易传》中的哲学,基本上是一种宇宙论的模式;而冯友兰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易学观念的一种现代诠释,它实质上并不是宇宙论的形而上学,而是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冯友兰本人似乎并不严格区分宇宙论和本体论,但我们应该明确这种区分。宇宙论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宇宙生成模型,而本体论则不是这样的,它把宇宙生成这样的问题留给了科学,例如自然科学中的宇宙学。例如冯友兰所讲的真际与实际之间、及共相与殊相之间的关系,就决不是在时间先后的框架下存在的关系,毋宁说是一种逻辑

8、的关系。所以,冯友兰说:哲学关心的不是实际,而是真际,哲学只对于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