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

ID:2677504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_第1页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_第2页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_第3页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_第4页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现象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影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并由此而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演员。随着华语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电影艺人开始转行到电影制作行业中,而且影视演员在不同角色之间的成功转变已经成为了衡量其表演实力的重要标准。就以近几年电影市场层出不穷的影视作品来看,很多专门从事表演的演员所制作的影视作品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成绩,例如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周星驰《长江七号》、徐静蕾《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等等,这些作品的出现都说明了当前华语电影市场正呈现出“演而优则导”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

2、的分析,本文以演员徐静蕾和周星驰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中国4/vie  关键词:华语电影演而优则导艺术演员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6)08-0366-02  “演而优则导”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具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而且这也是华语电影市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它的产生来看,有些是处于自身工作安排上的需要,有些则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有一些是出于电影商业运作中的经济利益而着手的。我国的电影市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获得了飞速发展,不论是电影的题材、还是电影的制作水平等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加上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改善

3、都促进了电影市场的活跃,而这也就为“演而优则导”这一现象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氛围。  一、“演而优则导”现象出现的背景  1.经济环境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影艺术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变得更为密切,而且急剧的社会变革也对社会结果产生了冲击,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经济意识开始增强,这一系列的变革都为华语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电影的题材和内容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已经很难发现意识形态浓厚的作品,而更多的是大众文化的新型题材。与此同时,商业化思想也对电影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具有代表

4、性的就是冯小刚导演所指导的贺岁电影,达到了艺术和商业的双重效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众多现实,例如《甲方乙方》这一题材的电影就很好的表达了当时大众日益勃发的现实欲望,同时它的每一个小片段又真实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他的电影分析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的电影运转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1]。此外,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更多的影视演员开始试着尝试在体制外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始拍摄属于自己导的电影,这其中经济环境的变化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各种娱乐公司和海外资金的涌入,为演员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这为“演而优则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  2.文化环境

5、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逐渐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逐步加深,这一时期的商业电影成为了一支新生力量在华语影视市场中异军突起,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已经很难看到那些主流意识很强的作品,而更多的是反映市井人民生活的作品,人们从观影中得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轻松和愉悦。这一时期出身演员身份的姜文所指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典型代表,这一作品也在当前的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得最佳导演奖,可以说,这是作为演员身份的姜文成功的转型,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转型成功的还有成龙等等演员。  3.审美观念的改变  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

6、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人们的审美标准和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后现代注意对上世纪90年代给知识界所带来的冲击,也逐渐的影响着普通大众的审美。此外,新的传媒工具出现也为电影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电影从原有的单纯的文化娱乐手段逐渐变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而这也使得它的内在审美意蕴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首先,这一时期的电影人开始把关注点转向对过去的回忆中,采用自己独特的镜头来讲述上一代人的成长故事。例如徐静蕾的《我和爸爸》作品,就不仅仅是主人公自身的成长,更

7、是人的一种心灵史;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在延续自己独有的“无厘头”风格的基础上,也把自己的演员成长史巧妙的融入其中,而在后期的《长江七号》中则是更加直接的转入到温情感人的情感题材路线上,这些都为“演而优则导”现象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其次,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更多表现的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和反抗,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华语电影市场中,反映本民族本性的作品开始减少,那些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个性内心世界的作品开始增多。  二、“演而优则导”现象的研究  1.它属于是人的认识运动无限发展的体现  艺术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