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ID:2677531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2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3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4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的培养与发展,于是,素质教育就应运而生。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已经明确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其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去钻研、去探究,使其把注意力放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一般来讲,对数学感兴

2、趣的学生,他在学习数学时就会有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他去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成绩;反之,就会缺乏动力和信心,学习效率就低下,继而数学成绩就差。作为教师,要对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觉得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难事,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增强信心。这样,就能使他们的苦学变成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代数式这一节的教学中,就可以用儿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2声扑通跳下水以这种情境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立刻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接着可提问:若有100只青蛙,这首歌应该怎样唱?103只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入代数式。像这样采用恰当方式激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集中的注意力大有益处。  二、创设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如果脱离了它,数学教学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教师,要以问题为突破口,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出路。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结

4、合教学实际,创设出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同时,本文由.L.收集整理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给予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比如,在认识不等式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某班学生去世纪公园,其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1元,怎样购票合算?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拓展、变换条件(如班级的学生人数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

5、不同的方法解决,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数量的不等关系,引入新课不等式的教学,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要重视并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维方法,才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有:方程与函数的思维、猜想与探索的思维、转化的思维、分类讨论思维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渗透这些思维。比如,在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时,由轴对称得到等腰梯形在同

6、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后,教师可提出通过平移一腰的办法,让学生试试,让学生体会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此时,教师要趁机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维,使学生的认识提更深刻,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  四、要重视对教材中例题的教学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例题,有很强的示范性、探索性、典型性等。书中的例题,教师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合理的解题过程,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加工,注重以例题为原型进行恰当的拓展。通过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有意省去命题的结论,使学生由题设先探索结论,再进行说理或计算等

7、。这样,既能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使他们能不断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五、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实行过程教学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法、掌握知识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等,要让学生在客观事实或原有认知基础上,经历探索过程,获得对新知识的体验,改变将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做法,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这样,就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情,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测量和计算楼房或旗杆的高

8、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相信他们有潜力可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克服紧张和自卑心理,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