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

ID:26776559

大小:11.41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1-28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_第1页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_第2页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_第3页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_第4页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连海洋大学精品课程贝类学第2章贝类的外部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贝类的外部形态第一节贝类的贝壳一、无板纲无贝壳,但体表被有角质并带有石灰质针、棘外皮由八块石灰质板组成,壳板的形状、大小和花纹由种而异,壳板自前向后作覆互状排列。按期形状和位置可分为三类:头板:位于最前面呈半月形中间板:六块基本相似尾板:元宝形嵌入片:头板前方腹面、尾板后方腹面,中间板后方二侧存在,常有齿裂。缝合片:中间板、尾板前方两侧的光滑片状物,伸入至表皮内,不与表皮相连,使身体可蜷曲壳板的结构:盖层(上)、连接层(下)二.多板纲的贝壳三.单板纲一个,扁平帽状,形似帽贝贝壳薄而脆,分三层,与其

2、它同四.双壳纲的贝壳有左右各一个壳,为外套膜所分泌1.贝壳的各种形式(1)一般左右对称,亦有不对称的,如牡蛎、扇贝,左右两壳相等或不等(2)两侧相等与不等,即指以壳顶为界贝壳前后两侧长短是否一致,多数不等,少数(海湾扇贝)相等贝壳一般有扇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心形、三角形等2.贝壳分区及部位名称壳顶:是贝壳最老的部分,一般比较突出,多数种类壳顶略向前弯曲,由此可推断贝壳的前后端。壳面结构:1)小月面:壳顶前方常有一凹陷,(文蛤或蛤仔)称~2)木盾面:壳顶后面与小月面相对的一面3)壳耳:壳顶两侧的耳突

3、起。存在于牡蛎、扇贝、珍母贝等壳顶前后方,前端称前耳,后端称后耳。4)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与腹缘平行,贝壳表面的环形生长线,有时凸出,伸出鳞片或棘刺状突出物。5)放射助: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排列的条纹。生长线和放射肋在不同种类变化很大,壳面还可以表现各种彩和纹。有的种类在贝壳表面被有带毛外皮,有的则光滑。铰合部:贝壳的背缘较其它边缘厚,在此部分内产通常有齿和齿槽,当贝壳闭合时,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齿和齿槽的数目、位置、排列方式为鉴定种类的特征之一。如蚶的铰合齿一致,

4、数目较多,1或2列,帘蛤类数目少,分为壳顶部的主齿和前后两侧的侧齿,有少数种类,背缘平滑,无铰合齿。6)韧带:铰合部的一种几丁质物一般为黑褐色。带有弹性,连接两壳和背缘,起到连结与开启贝壳的功能,与闭壳肌相反分外、内韧带两种,外韧带在壳后侧,内韧带位于壳顶内部。只有少数种类,如海笋和船蛆种种类缺乏。壳内面:一般光滑,具光泽,可见外套膜环足肌、闭壳肌、水管肌、足肌留下的痕迹,外套痕:外套膜环走肌痕,位于贝壳内而边缘或向内外套窦:水管肌痕迹,是外套痕末端向向弯曲的部分,随水管的发达程度而深浅不一,水管发达深

5、闭壳肌痕:闭壳肌痕迹。一个或2个前,后是肌痕:前足肌痕多在前闭壳肌痕附近,后还肌痕多在后闭壳肌痕附近。双壳类贝壳方位的判别首先前后,再瓣左右和背腔,前的判别;P30贻贝特殊口接近于壳顶相对一侧称后端为腹,相对为背,1)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2)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3)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4)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5)具一个闭壳面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前后决定后,壳顶向上,前向前,后向观察者2.副壳某些两壳不能完全闭合,外套膜非常封闭而具水管的种类,常在壳外的突出部分产生副壳。

6、1)不属于贝壳独立者分五种:原板、中板、后板、腺板、水管板,如笋的的贝壳,1-5片,船蛆和管贝的石灰质管2)副壳与两壳互相愈合而连成一壳者,如筒蛎的双壳与石花质管完全愈合在一起,双壳附在副壳上(石灰质管)。另外,船蛆水管自由端的左右二侧还生成二个石灰质片。五、掘足纲的贝壳呈牛角或象牙状,壳两端开口,粗端为前端,其开口称头足孔,细端为后端,开有小孔,称肛门孔,壳表具生长纹和纵肋,壳侧凹方为背面,凸方为腹面。六.腹足纲的贝壳1.贝壳的形态及各部分名称通常具一螺形贝壳,仅少数有双壳(双壳螺),也有些种类,成体

7、时贝壳消失(裸鳃类),大多为外壳,少数为内壳(如拟海牛)。虫戚科的贝类不成螺旋形,如扩张的伞。腹足类贝壳形状多变,有塔形(马蹄螺),锥形(锥螺),球形(玉螺)等形状。贝壳各部位名称:贝壳分二部分1)螺旋部:一般分许多层,多容纳动物内脏囊部分;2)体螺层:贝壳的最后一层,一般最大,容纳动物的头和足,体螺层与螺旋部大小比例不一定,有的螺旋部极小,体螺层极大,如皱纹盘鲍,宝贝,有的体螺层很小,知笋螺和锥螺。3)壳顶:螺旋部最上一层,动物的胚壳,有的尖,有的呈乳头状,有些种类常常磨损。4)螺层:贝壳每旋转一周称

8、一个螺层。螺层的数目在不同种类相差很多,如笋锥螺可达20层以上,鲍只有数层。5)缝合线:螺层之间的界限,有深有浅,螺层数目=缝合线数十1每一螺皮上常生有生长线、突起、纵肋、横肋、棘和各种花纹,有些种类表面还生有壳皮和壳毛。6)壳口动物身体外出的口,体螺层基部。壳口形状与动物的食性有关,草食性种类壳口不具沟或缺,称连续型或完全壳口,如马蹄螺,肉食性种类,壳口前端或后端有缺刻或沟,这种具沟的壳口称不完全壳口,有些种类前沟发达,形成贝壳基部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