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

ID:2677939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_第1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_第2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_第3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_第4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摘要: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工作的变化、数据库使用限制、版权问题类型、图书馆版权纠纷及对策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图书馆建设应重视版权研究,做好风险排查防范工作。中国4/vie  关键词:图书馆;著作权;数据库;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识码:A:1003-1588(2017)02-0111-03  自21世纪以来,作品的传播方式、使用环境呈现出多媒体化的趋势,所有传统作品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可利用数字化技术转换为0和1形态存在的数字作品。通过网络技术,所有作

2、品都可以使用数字化形态迅速地在全球互联网中扩散。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便利读者服务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更多的著作权新问题,图书馆著作权纠纷问题在数字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工作的变化  1.1数据库的经费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自20世纪图书馆开始收藏音像资料以后,渐渐增加了文摘型数据库、索引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件下载和电子邮件发送的便捷,数字资源的使用大大超越纸本资源。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仅中科院每年用于

3、购买数据库的经费就达到2.46亿元,一些研究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甚至高达80%[1]。  1.2对馆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当前图书馆职能正面临由传统收藏借阅服务向现代知识传播的环境转换,纸本馆藏与数字馆藏共存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业务流程产生了巨大冲击,这对馆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内容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能、信息素养,才能克服“数字鸿沟”,提供读者所需的学科和知识服务。  1.3阅读呈碎片化、多媒体化和动态化  大数据就像大杂烩,所有的数字信息都可以在其中收集

4、、分类和融合,通过因特网向全球各个地区和角落扩散。这就将阅读时间由整体向碎片化、阅读载体由纸质向多媒体化、阅读方式由静态向动态化转换,读者使用任何手持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都能够打开、浏览、阅读、收听。同时,多媒体设备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将各种情报信息以任何需要的格式、载体、形态传播给任何有需要的个人和机构。  1.4版权纠纷复杂多样  ①大数据时代版权纠纷的特点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账号被盗、管理不当、超量下载、使用工具,可发生在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等多个环节。②特征呈现出非主观故意、无知善意和被动侵权。如:资源数字化侵犯

5、著者的复制权、超链接和e-mail发送侵犯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据CALIS管理中心姚晓霞统计,清华大学图书馆2003年至2012年就有62次违规使用电子资源的情况通报,涉及APS、ACS、SPIE、AIP、JSTOR和SAE等数据库,主要是违规使用电子资源和超量下载。  2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限制  2.1数据库的著作权属性  2002年,《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指出:网络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检索、浏览、阅读或者下载的

6、在线传播行为”[2]。如:AlexanderStreetPress(ASP)出版社等数据库经营商把音像和视频等资料经过选择和编辑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公众使用,这样的经营模式属于网络出版行为,受法律保护,享有著作权的邻接权,任何使用者必须根据合法授权使用。《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指出:数据库商从事网络出版行为,理当接受国家有关版权法的约束,所有登载或者发送的作品应当注明相关版权信息,这说明网络出版活动仍然受到版权法限制,版权法的合理使用要求对他们同样适用。  2.2数据库的使用限制  图书馆对数据库的使用限制主要

7、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在协议中就图书馆使用版权作品的范围、方式、期限等都做出明确授权,著作权许可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图书馆必须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全面履行合同的内容。如:ASP用户许可协议有两种形式的数据库使用限制:①限定范围。即仅供授权用户使用和授权代理服务器进行远程访问,采取IP地址�J证方式。②限定方式。即不可以改变作品,不可以用于商业用途,不可以转让,版权提示信息不得被删除等。  3数据库版权问题  3.1读者侵权行为  一般来说,读者出于个人学习、娱乐、教学和科研的目的,在图书馆局域网IP范围内以正常速度检索、浏览

8、、下载或打印电子资源等都属于合理使用。若出现如读者个人违规在论坛共享,企业从读者处非法获取进行商业弁利等都属于侵权行为;网络期刊盗版、文献传递、大规模数字化等也可能存在读者侵权风险。关于图书馆是否承担用户侵权的责任的问题,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国际图联(IFLA)的观点是图书馆在保证遵守版权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用户侵权的责任,最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