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

ID:26781434

大小:49.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_第1页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_第2页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_第3页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过程性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青年教师李建伟、申海英过程性材料单位:三十家子初中姓名:贾振军本人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后,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带动一批批教师成长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骨干,下面我仅以指导的中小学二、三级教师李建伟、申海英的成长为例,讲讲我的一些做法:(一)李建伟是原三十家子初中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我校来任教,当时由于刚刚走出校门,缺少教学和教育经验,管理学生性子急,急于求成,还带有强制性,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和学生之间的口角和矛盾;在教学方面非常努力,可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当时我也是担任语文教学任务,又是教研组

2、长,于是学校将培养青年教师李建伟的任务就交给了我。我当时正值年富力强,有着十几年的教学教育经验,我便在教学的空闲时间将我的教学经验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地传输给他,从管理学生入手。李建伟毕业后就写一手好字,师生都夸赞,我就告诉他:“你要利用你的特长来吸引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你培养他们的写字兴趣,有了一方面的成绩,他们自然就服从你的管理了。”果然此法奏效,不到一学期,李建伟培养的几名学习不好的孩子纷纷获得钢笔字大赛奖,借助这一契机,再怎么管理学生,学生也欣然接受,免去了一些麻烦和事端,也坚定了

3、李建伟做教师的信心。当时我就指导李建伟:“备课要实事求是,切忌从网上下载用现成的,也不要抄袭别的老师的,一定要结合自己本班级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李建伟很虚心的接受我的指导,开始时,每当写完教案就拿来让我过目,然后加以改进,二次备课,很符合现在的要求。只要有时间,我就和李建伟一起听课、评课,还指导他写教学反思,所以,他的进步特别快,直到现在,我们师徒二人还经常在一起切磋一些问题,他现在虽然改教历史了,但都属于文科,知识上或方法上都有联系,我还经常找他谈一些教学问题,有时还针对某一问题写一些文章。自从李建伟担任我校

4、教学主任以后,我还帮助他解决一些教学上的实际问题,比如:负责全校的语文教研工作,让我们两个有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我的工作细致,不对付的工作态度影响着他,他现在学校教学工作抓得井井有条,细致深入,为学校的教学事业贡献了很大的贡献,李建伟自己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前些年就已经具备了中小学一级教师的资格。先后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县级教学能手,2009年和2014年教学大比武荣获一等奖,2013年全县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4年承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多年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等。(二)申海英老

5、师是近几年才非分配到三十家子初中的语文老师,五六年的时间成长迅速,教学水平提高幅度大,教学效果显著,并获得县委县委县政府嘉奖(优),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小申老师刚一来时,对教学这一行业还多少有些犹豫,加之周围一些人的观念影响,总觉得当老师收入低,管理学生麻烦多,工作不会舒心。我当时恰好和其在一个办公室,同教平行班的语文,学校就把带新教师的任务交给我。面对一个犹豫不决的女孩子,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就成了老教师了,于是我拿出长者的身份,像辅导自己孩子一样辅导她,用自己家闺女也从事教学这一事实劝说小申老师,告诉她自己家闺女

6、从事教学的种种优势,一遍一遍地说教促使她很快就转变了观念,坚定了从事教学的信念。从事教学的心收回来了,我便带着她一起备课,一起写教学案,一起批阅学生作文等等,工作间隙就把细小的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她。带领着她听课、评课等。还经常走进她的课堂,和她一起讲课,指导学生,批阅作业等。课余时间我还把我多年的教学积累翻出来给她看,并和她一起回顾当时的教学情境,反思二人的教学。由于两人在同一平行班,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便从备课做起,严格备课程序,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努力做好研教和研学工作。。有了好的教学思路就二人一起分享

7、,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一直在强调“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对小申老师的指导中也特别重视,比如,针对有特长的学生,我就和她一起来共同对其进行培养,有的同学擅长朗诵,我们就在课余时间成立了朗诵小组,有机会就练习;有的同学有演讲天赋,我就带着小申老师共同指导甚至一起演讲来培训学生的演讲能力。因此在我们一起所带的平行班中,有特长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厌学的思想没有了,还间接地督促了他们的学习。这一教学原则对年轻教师的成长相当重要,小申老实说她要

8、恪守这一原则。总之,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几年的培养指导,李建伟现已成长为中小学一级教师,并在2006年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申海英也继我之后成承德县教研室的教研组长,成为本校优秀的青年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