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

ID:2678327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_第1页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_第2页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_第3页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_第4页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闲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摘要:近年来,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多工厂产业升级,逐渐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闲置工业建筑。这些场所不仅失去其原有的经济生产价值,同时也成为一块日渐破败的废弃用地,残存的工业遗迹与城市及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城市对闲置工业建筑的更新已相当急迫,利用改造再利用的手段使其新生相比拆旧造新,更能体现出其经济性、环保性、历史性,是促使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为切入点,首先论述闲置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相关案例;其次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对象,研究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在

2、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手段。中国5/vie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城市更新;1933老场坊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导致诸多例如纺织、机械以及重污染等产业纷纷调整、合并、搬迁。留下大量废弃或者闲置的厂房和仓库,大量工业闲置建筑的更新成为了本阶段城市更新再开发的主要对象。以上海为例,根据1997年颁布的《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海今后的城市更新重点主要集中于

3、市中心工业用地的建筑更新及功能置换。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针对闲置废弃工业用地的改造更新可以尽可能挖掘利用工业空间的原有资源,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价值:  从历史及社会情感价值来看,城市中各历史时期中各种风格建筑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工业建筑作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主体象征着城市的近代工业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城市的发展,工业历史风貌逐渐残破消失,整合更新具有丰富历史价值及工业表征的工业闲置建筑,可以更好保存城市的发展历程,延续文脉,使其以有机生态的方式融入城市的未来。  从经济价值分析,大部分城区工业用地都处于城市较为优质的区位,它们的闲置就等于浪费城市优质区位

4、资源,对这些废弃用地进行更新,能够丰富城市的经济效益。从建筑价值分析,旧工业建筑的框架结构较坚固,且室内空间敞透,改造局限性较小,用途较广。改造工业建筑可节约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损耗,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三)相关研究  国外旧工业建筑更新起步较早,有许多经典案例,例如设计师哈普林改造的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它的前身是废旧的巧克力制造工厂;为纪念反对高速路运动胜利而被保留了下来美国纽约SOHO老仓库,都成为了日后设计师学习的改造模式。  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如建筑师崔恺将外研社旧印刷厂改造为办公楼;张永和将国棉第三纺织厂旧厂房更新

5、为远洋艺术中心等。受经济、技术、价值观念等问题影响,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大多还是采取“大拆大建,推到重来”的方式,目前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正处于发展阶段。  (四)概念界定  工业建筑按照原有的建筑特征和文化价值分为3部分,即:  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工业建筑,它们的历史相对较为久远,普遍建于20世�o初或更早。对于这类建筑的改造主要是保留其建筑原有的历史痕迹,进行必要的结构维护及立面翻新。  带有城市地标特征的旧工业建筑,诸如水塔、烟囱等工业构筑,因其外观特征深入市民记忆。  普通工业建筑,其并没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也不具备明显的历史、美学价值及特征,但结构坚固、

6、内部空间宽阔,对于此类建筑再利用的方式可以更加自由、多样化。  二、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1933老场坊位于上海市沙泾路10号和29号,紧邻外滩18号、新天地以及田子坊,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在商业、交通、娱乐、人文等方面都占据先天优势。建筑始建于1933年,由英国著名设计师设计,工部局出资兴建。总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其前身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是当时远东最大、最现代化的屠宰场,也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中首先被改造的建筑之一。  由于屠宰场现在已经不具备原有的生产功能,为了避免其被闲置造成城市中心区位资

7、源的浪费,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政府采用了长期租用的办法,配合三个不变的政策(土地性质不变,产权不变,建筑规模不变)允许投资公司加以改造,于是便有了1933老场坊这个项目的诞生。  (二)更新目的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土地、水、电力等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原有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结构急需进行产业优化及升级。利用屠宰场留下的建筑,通过对建筑内部及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带动屠宰场产业转型,使其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载体,并且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创意产业逐渐为全球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该建筑作为屠宰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