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ID:2678472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_第1页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_第2页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_第3页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_第4页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在二语习得中应该重视母语的积极作用。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和国内外有关二语习得理论研究证明:1.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2.母语思维有利于二语习得者提高学习效率,帮助习得者完成外语交际。事实证明,中国学生的二语学习与母语学习是呈正相关系。作者认为外语教学中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发挥母语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前言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用外语来思维,用地道的外语来表达,并为此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但收效不是很理想。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练习中,母

2、语思维的影响无处不在、挥之不去。  二、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原因  2.1受母语定势的影响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语言基本成形的关键期是6岁,完成语音建构在12岁,到15岁时已完成语法和语汇的建构,到成年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的类分称名本身宣告他们早已过了语言的关键期,母语的烙印已经成为成年人认识第二语言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语言推动力。在这种条件下,成年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一定会下意识地运用母语的许多规则去认识目的语的规则,在目的的语言输入或用目的的语输出时,都要用母语来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目的语与母语间寻求等

3、价的词、等价的句法表现手段,甚至寻求民族文化的交换,造成目的语的混杂现象,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也即“汉式英语”。  2.2受语境的影响  语言的使用依赖于环境,要学会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外语,那么外语知识必须与正确的语境知识有机地结合。语言与语境是密不可分的。语境有外语语境和内部语境。内部语境是外部语境在大脑中的反映。经过大脑的加工而形成了概念性的知识,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母语环境里学习外语,缺乏跟外语表达相配套的真实语境,学习者只得借助于大脑中业已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来思维。思维的过程可能激活母语表达方式,就造成迁移。

4、如果母语表达方式与外语表达方式一致或相似,就造成正迁移;如果这两种表达方式不一致或不同,则造成负迁移。  2.3受语言共性的影响  英国语言学家Ellis认为,在所有的自然语言中,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这说明尽管人类的语言千差万别,仍有其相同的地方。语言的共同性可以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的共同性,这是任何语言都少不了的。例如语言的抽象性、创造性、表意功能等。Hockett曾列举了16种此类共同性;另一种是相对的共同性,即根据各种语言总结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但不一定每种语言都具有这些特征。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那么在

5、外语学习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借助母语的规则。按照Ellis的观点,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的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目的的语的学习过程。  2.4受二语水平低下的制约  众所周知,任何二语习得者都渴望自己能够达到不需要母语言做参照框架而独立地运用第二语言的境地。但是,习得者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往往表现为高水平的母语与低水平或近乎零水平二语能力的悬殊差距。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为了完成交际任务而遭遇困难时,就会求助于母语

6、来弥补外语知识的不足。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有些不地道,但他们毕竟通过“借用”母语知识完成了目前的任务。随着二语能力的提高,这种悬殊会相应减少,但这种差别在不同程度上自始至终存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阶段。  三、二语习得教学改革  既然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母语思维可以促进二语的掌握、加速二语习得的速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母语影响的正迁移,提高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效率。  3.1改变观念  教师应正确对待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过去那种把相当一部分外语表达错误归咎于母语影响“负迁移”的

7、观点,不符合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也是与二语习得理论相桲的。因此,对学生外语交际中出现汉式英语表达,不应过多责备,对他们的“借用策略”要加以肯定,指出错误的同时,应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这种“急智作法”。君不见,在我国权威的外文刊物上“汉式英语”也是屡见不鲜的。  3.2教材的使用  利用教材设计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求异思维,拓宽思路,使学生能想象出、体验到语境。教材与教学实践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教学要体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原则。教材不仅要给教学的实际化提供资料,而且要设计出一般交际环境,解决大范畴面上的普遍性问题。

8、教材虽然经过精心设计,但做不到将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好入座,课文内容受篇幅和时间限制,不可能把教师要解决的错误的对策编入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敏感性,摆脱对汉语语境知识的完全依赖,尽可能在恰当的语境中学习外语表达法,了解英汉语境的区别。在不断强化语境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