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

ID:2679374

大小:14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7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_第1页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_第2页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_第3页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_第4页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国际经贸探索loL29No.6第29警第6期2013f事6月IntemationalEconomicsandTradeResearchJUN.2013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李丹(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表现为不同要素密集度水乎的多个层级的协同发展。基于制造业的多层级分布格局,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呈现明显的层级性特点。再工业化战略对其制造业发展的高端、中端和低端各个层级出台了不同但又互相协调的政策措施。因而,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对其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全

2、面调整以及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构。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和']i企业发展形成上下夹击态势,对我国各层级的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应结合再工业化战略的层级性特点,针对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每一层级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多层级影响中图分类号Fì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594(2013)06-∞04-11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国际经贸探索loL29No.6第29警第6期2013f事6月IntemationalEconomicsandTradeResearchJUN.2013美国再工业化

3、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李丹(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表现为不同要素密集度水乎的多个层级的协同发展。基于制造业的多层级分布格局,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呈现明显的层级性特点。再工业化战略对其制造业发展的高端、中端和低端各个层级出台了不同但又互相协调的政策措施。因而,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对其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全面调整以及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构。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和']i企业发展形成上下夹击态势,对我国各层级的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应结合再工业化战略的层级性特点,针对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

4、每一层级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多层级影响中图分类号Fì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594(2013)06-∞04-11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国际经贸探索loL29No.6第29警第6期2013f事6月IntemationalEconomicsandTradeResearchJUN.2013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李丹(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表现为不同要素密集度水乎的多个层级的协同发展。基于制造业的多层级分布格局,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呈现明显

5、的层级性特点。再工业化战略对其制造业发展的高端、中端和低端各个层级出台了不同但又互相协调的政策措施。因而,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对其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全面调整以及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构。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和']i企业发展形成上下夹击态势,对我国各层级的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应结合再工业化战略的层级性特点,针对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每一层级的影响积极加以应对。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多层级影响中图分类号Fì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594(2013)06-∞04-11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增长严重消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和制造业持续

6、萎靡等诸多问题,美国政府于2009年11月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发出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对自身过度发展虚拟经济教训的深度反思和总结,并意在通过再工业化重塑竞争优势。因此,再工业化战略必将成为美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美国再工业化表明,制造业才是大国立国之本,无论科学技术怎样进步,经济结构发生怎样变化都不能忽视制造业发展。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是对全球制造业产业布局的重构,其中涉及了低端制造业从中国的转移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中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回流以穷实美国实体经济基础、高端制造业的创新和创造以支撑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形成上下夹

7、击之势。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品在美国具有较高竞争力。2009年,中国制造在美国进口市场份额达到29.3CJ毛。而再工业化战略实施仅三年的时间,2012年1-7月,中国制造市场份额已降为26.6%。随着战略的推进再工业化必将对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和整体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再工业化并非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提出的一种新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结构逐步转向服务业,并出现明显的;去工业化;趋势收稿日期:2013-03-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1l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7叹踊6);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

8、201303)作者简介:李丹(19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