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笔记29262

生物化学笔记29262

ID:26809991

大小:708.0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8-11-29

生物化学笔记29262_第1页
生物化学笔记29262_第2页
生物化学笔记29262_第3页
生物化学笔记29262_第4页
生物化学笔记29262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笔记2926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二、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2、生物体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代谢调节;3、生物体的信息代谢。三、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1、静态生物化学时期(1920年以前)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前)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

2、传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都基本搞清。3、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后)蛋白质化学和和核酸化学成为研究重点。生物化学研究深入到生命的本质和奥秘:运动、神经、内分泌、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分子机理。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近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从此,核酸成了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心。附:重要的生化科学发现193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Krebs)发现三羧酸循环,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1953年,沃森—克里克(Watson—Crick)确定DNA双螺旋结构,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3、。195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尔(Sanger)确定牛胰岛素结构,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桑格尔(Sanger)和吉尔伯特(Gilbet)设计出测定DNA序列得方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四、应掌握内容1、基本的生物化学理论和知识(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抗生素)。功能:生理功能、发育、免疫、进化、生物膜、遗传信息传递等。(2)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解、合成、转化过程、能量的转化)。(3)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及过程:DNA复制与修复、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代

4、谢调节2、生化分离分析的一些技术手段(实验生化和生化技术细讲)-80-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概论:蛋白质是所有生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分子和功能分子,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功能都是蛋白质作用的结果,因此,蛋白质是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研究的重点和归宿点。一、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1、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如酶;2、调节机体内的代谢活动,如调节蛋白;3、在生物体内运输各种小分子物质,如血红蛋白;4、贮存营养物质成分,如酪蛋白;5、执行机体运动功能,如肌动蛋白;6、抵御异体物质的侵害,如抗体;7、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传递电子

5、和质子,如细胞色素。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分类1、元素组成:碳50%     氧23%  氮16%    氢7% 硫0-3%    微量的磷、铁、铜、碘、锌、钼凯氏定氮:蛋白质平均含氮16%,粗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2、氨基酸组成从化学结构上看,蛋白质是由21种L-型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3、蛋白质分类(1)、按组成:简单蛋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结合蛋白:除蛋白外还有非蛋白成分(辅基)(2)、按分子外形的对称程度:球状蛋白质:分子对称,外形接近球状,溶解度好,能结晶,大多数蛋白质属此类。纤维状蛋白质:对称性差,分子类似细棒或纤维状。(3)、

6、按功能分:酶、运输蛋白、营养和贮存蛋白、激素、受体蛋白、运动蛋白、结构蛋白、防御蛋白。4、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含量(干重):  微生物    50-80%;人体    45%;一般细胞    50%              种类:  大肠杆菌    3000种;人体    10万种;5、蛋白质分子大小与分子量蛋白质是由21种基本aa组成的多聚物,aa数目由几个到成百上千个,分子量从几千到几千万。一般情况下,少于50个aa的低分子量aa多聚物称为肽,寡肽或生物活性肽,有时也罕称多肽。多于50个aa的称为蛋白质。但有时也把含有

7、一条肽链的蛋白质不严谨地称为多肽。此时,多肽一词着重于结构意义,而蛋白质原则强调了其功能意义。蛋白质分子量=aa数目*110110为氨基酸残基平均分子量三、组成蛋白质的21(22)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氨基酸的共同结构特征:所有的氨基酸在α碳原子上都含有一个羧基和氨基(脯氨酸为亚氨基),并有一个氢原子和碳原子共价连接。各种氨基酸不同之处在于和α碳原子相连的侧链(R基)结构差异。(一)氨基酸按其R基的极性分类(PH=7)  1、非极性R基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  2、极性氨基酸  不带电荷的极性

8、R基(中性)氨基酸:甘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带负电荷的R基(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