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ID:2681188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_第1页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_第2页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_第3页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_第4页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育对象几乎都是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或淘汰者,按考试成绩来衡量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差生,所以许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面向差生的教育。如果高职教育不能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改革其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那么职业教育将是没有希望的教育。JH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其教育对象更是传统智力评价观的最后序列者,如果继续以现有的评价体系来培养教育学生的话,那更是没有

2、希望的教育。为了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了使高职教育成为有希望的教育,对高职教育特别是民办高职教育学生评价改革迫在眉睫。  1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其理论核心为尊重每个学生的天性,以一种公平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角度的高职学生评价改革的研究的大致可以包括:学生评价观念改革研究、学生评价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具体专业或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等几种类型。但是在这些研究当中,以民办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索民办高职学生评价改

3、革的相对较少。  2现有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研究  本研究以JH学院学生现有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现有评价结果和评价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现有评价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抽选了JH本文由.L.收集整理学院信息工程系的电气专业1101班、1202班、1203班和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1101班、1102班、1201班、1203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分析对象。具体如下:  第一,对所选对象数据,就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及格情况进行统计整理,数据表如表1和表2。  第二,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1期末成绩现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研究

4、共调查了所选班级的20门(8+12)课程的期末成绩,其中及格率达到90%以上的只有3门课,而及格率低于60%的课程有12门,这些数据说明了目前11级和12级学生的期末成绩及格率偏低,说明现有的考核方式不能适应现有的高职学生。  分析与结论2总评成绩现状  通过分析信息工程系电气专业和经贸系电气专业的总评成绩及格率,可以发现两专业总评成绩的及格率相对于期末成绩及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总评成绩的及格率提高主要得益于高分的平时成绩,不少课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也有一些课程加入期中考试的比例,总体看,及格率提高幅度较大的

5、课程主要原因是缩小了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但是仍有不少课程的总评成绩及格率低于90%,这样的数据提醒我们考核方式需要改进。  分析与结论3补考成绩现状  由于大量的总评成绩不及格,也就面临新的问题补考,通过数据不难看出,补考的及格率同样不理想,这些不及格数据的背后是每位学生的现状,有不少学生因为多门补考不及格,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退学的学生也显著增加。研究发现,补考成绩是纯知识能力的考试结果,也就是一张试卷定成绩,这种考试方式需要改进,至少要结合平时成绩给出补考的总评成绩,这样应该更合理一些。  分析与结论4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成绩的影响 

6、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研究发现有一门课《经济学基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大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闭卷笔试;而这门课的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就较高,所选两个班营销1201班、营销1203班的期末成绩及格率分别为90.91%和100%。这一发现,让我们研究对评价方式的改变有了更多的信心评价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提高考试成绩及格率  3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建议  3.1评价标准必须多元化  高职教育学生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化过程,其评价标准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品行评价和学业成绩评价。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心理素质、学业成

7、绩、职业素养、审美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等。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  3.2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传统的学生学习评价更侧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对学生而言,阶段性学习检测往往只能反映出其学习的某些层面,而无法反映其学习的整体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除了要分析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更要关注其日常学习表现,针对其在日常授课环节中的表现和行为习惯进行科学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使其以饱满向上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3.3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的赏识(积极评价)

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好的评价应该帮助学生找回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