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ID:2681878

大小:155.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17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1页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2页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3页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4页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长期以来,我国蛋品的供应几乎全靠农村副业,蛋鸡场的数目及其产量非常有限,七十年代初开始酝酿,中期进行设计、兴建,目前我国有了许多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蛋鸡场和种鸡场。更多的行业(如大型工矿区、企业、油田、部队、学校)、农民都兴办中型、大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自动化养鸡场,已不单是农牧系统、粮食系统、饲料系统、食品公司、外贸部门办场,而且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管理方法均有很大的发展。现代化养鸡虽在初级阶段,仍显示出生产量大,工效宏,商品率高和蛋的品质好等优越性。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机械化、自动化饲养蛋鸡,还需要良种

2、选育、配合饲料和大群防疫等方面平衡发展和相互配合,这无疑尚需一个过程。同时,目前我国粮食还不富裕,调集大批商品粮用于养鸡,一时还不能普遍办到。乡、村、专业户若兴办一些半机械化、机械化鸡场专养蛋鸡,这样投资少,成本低,但技术力量可能不足。可以利用乡、村、户自产的余粮,只要供给将近开产的蛋鸡和一部分乡、村不易得到的饲料,适当地进行技术协作、聘请技术顾问即可。从长远考虑,大中城市和工矿企业、油田、部队、农业高中等院校还需要兴建一些大型、中型机械化和自动化蛋鸡场,以便生产大量鲜蛋,满足广大消费者和本企业、系统内职工的需要。第一节雏鸡的饲养管

3、理一、鸡生长阶段的划分(一)育雏期(0~6周龄)鸡从出壳到42日龄均需在人工给温的条件下方能正常生长发育,保证高的成活率。42日龄后逐渐脱离人工给温,将这一阶段称为育雏期。(二)育成期(7~20周龄)鸡从脱离人工给温到开始产蛋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期的鸡绝对增重,采食量均增加很快,体内发育也很迅速,到18~20周龄时开产,生产发育仍在进行。育成鸡对于光照、饲料条件等都有不同于其他生长阶段。(三)产蛋期(20~72周龄)产蛋期是产蛋鸡的黄金时代,这是收获季节。是指开始产蛋到全部淘汰这一阶段。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求比较高。产蛋期管理好坏

4、,使蛋鸡场盈利或亏损的决定阶段。产蛋期据其产蛋率的变化又划分为产蛋率<60%、60%<产蛋率<80%、产蛋率>80%,产蛋率下降于60%以下四个阶段。二、雏鸡的生理特点(一)雏鸡出壳后腹内有未被吸收完的卵黄,供雏鸡一定的营养。蛋黄在20天左右吸收干净。因此在出壳后一至两天之内是小鸡运输的最好时间,在途中除注意其他条件外,饮水和喂食不用费用。雏鸡腹内剩余的卵黄虽然可能供出生活的小鸡一段时间的营养需要,但如果卵黄吸收不良或遭受病菌的侵袭,则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二)雏鸡的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雏鸡的体温低于成鸡约3度,10日龄后方才接近到

5、成鸡的正常值。故在育雏期要人工给温,将温度控制在雏鸡适宜温度范围内是育雏工作的关键。(三)雏鸡的神经系统调节不完善,对外界的有害因素抵抗力弱,神经敏感。要求饲养环境安静、稳定、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四)消化能力弱,肠道内存留时间短。雏鸡雏喂时除给予足够的饲料。多次的上料外,还应给其一定的饥饿时间,让其充分消化吸收摄入的饲料,防止积食。适当的饮用白糖水或红糖水有利于蛋黄的吸收。(五)抗病能力弱。雏鸡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特别是雏白痢,球虫病。新城疫对雏鸡危害很大。应及时投药,按时免疫接种疫苗,禁忌有病后再治病。(六)小鸡的趋向性或印记行

6、为。雏鸡出壳后对初次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有很深的印记能力。刚出壳的雏鸡由老母鸡喂养,则就跟老母鸡。如果人工喂养,则在饲养员进入鸡舍后,雏鸡均和人奔走。此外,由于雏鸡这一特点,要求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不变,饲养管理程序相对稳定。(七)雏鸡在20天左右开始啄斗,建立群体序列。饲养中采用红色灯光,小群饲养、公母争群的办法防止啄斗产生啄癖。蛋用雏鸡更应注意这一点。(八)生产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雏鸡要求足够的喂料和充分的饮水,良好的空气环境以求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育雏的基本条件(一)温度:第一周35~33℃,前三天的温度应为35℃,以后在第

7、一周温度的基础上,每周下降2~3℃,夏天降止室温为止,冬天至20~22℃即稳定,但这一切均不是绝对的。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不同的育雏方式,温度的测视也不同。对平养鸡舍,此温度应为雏鸡所在处的温度,温度计应离地面或网上5~10厘米处测视。温室育雏则应保持室内温度均匀。晚上、早晨、阴天、雨雪天温度比正常温度高1℃左右。四层重迭式笼养育雏,上两层温高,雏鸡应先在一二层养,然后逐层疏散鸡群,直止到第四层。褐壳蛋鸡系的育雏温度比白壳蛋鸡系的要高1~1.5℃。是主要的是看舍内鸡群的活动情况而掌握温度,要使雏鸡既不打堆。往一块挤;也不掉着翅膀,

8、张嘴呼吸。要使雏鸡分布均匀,活动自如,安详地休息。(二)湿度育雏室的湿度也是育雏的条件之一,刚出壳的小鸡,由70%的相对湿度环境中取出,相应的,育雏室的起初湿度也要求高些,一般要求第一周70~80%,第二周至七周为65~70%,第七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