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

ID:26839855

大小:30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9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_第1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_第2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_第3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_第4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学课后练习试题计算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完美WORD格式第一章绪论7、某点的经度为118°45′,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N=INT(118°45′/6+1)=20L=20*6-3=117°n=INT(118°45′/3+1)=40l=40*3=120°第二章水准测量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是20.016m。当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问A、B两点高差是多少?B点比A点高还是低?B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答:B点比A点低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8、调整图2-40所示的闭合水准路

2、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10、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点尺上读数a1=1.321m专业整理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B点尺上的读数b1=1.117m;仪器搬至B点附近,又测得B点尺上的读数b2=1.466m,A点尺上读数a2=1.695m。试问该仪器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水准管轴和视准轴不平行。校正方法:调节微倾螺旋使读数为1.670m,调节管水准器一端的调节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第三章角度测量5、整理表3-5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手簿。第四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3、用钢尺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

3、测为232.355m,返测为232.340m;CD段往测为145.682m,返测为145.690m。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7、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西偏21′,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为+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64°20′,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5、函数z=z1+z2,其中z1=x+2y,z2=2x-y,x和y相互独立,其mx=my=m,求mz。6、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按h=Dtanα计算高差,已知α=20°,mα=±1′,D=250m,mD=±0.13m专业整理知识分享完美WO

4、RD格式,求高差中误差mh。7、用经纬仪观测某角共8个测回,结果如下:56°32′13″,56°32′21″,56°32′17″,56°32′14″,56°32′19″,56°32′23″,56°32′21″,56°32′18″,试求该角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8、用水准仪测量A、B两点高差9次,得下列结果(以m为单位):1.253,1.250,1.248,1.252,1.249,1.247,1.250,1.249,1.251,试求A、B两点高差的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9、用经纬仪测水平角,一测回的中误差m=+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m=±5″,需观测几个测回?第七

5、章控制测量3、已知A点坐标xA=437.620,yA=721.324;B点坐标xB=239.460,yB=196.450。求AB之方位角及边长。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专业整理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专业整理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4、某地的纬度=34°10′,经度=108°50′,试求该地区划1:1000000、1:100000、1:10000这三种图幅的图号。答:I-49,I-49-62,I-49

6、-62-(30)5、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碎部测量时,已知测站点的高程H站=400.12m,仪器高i=1.532m,上丝读数0.766,下丝读数0.902,中丝读数0.830,竖盘读数L=98°32′48″,试计算水平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注:该点为高于水平视线的目标点。)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3、已知路线导线的右角β:(1)β=210°42′;(2)β=162°06′。试计算路线转角值,并说明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1)路线为左转角(2)路线为右转角4、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原度盘位置,如果后视方向的读数为32°40′00″,前视方向的读数为172°18′12″

7、,试求出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答: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为:专业整理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6、已知交点的里程桩号为K4+300.18,测得转角α左=17°30′,圆曲线半径R=500m,若采用切线支距法并按整桩号法设桩,试计算各桩坐标。并说明测设步骤。切线支距法计算表表11-5桩号各桩至ZY或YZ的曲线长度()圆心角()(m)(m)ZYK4+223.2200°00′00″00+24016.781°55′22″16.780.28+26036.784°12′53″36.751.35+28056.786°30′23″56.663.22QZK4+299.58+3007

8、5.948°42′08″75.6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