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ID:26843705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9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_第1页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_第2页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_第3页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_第4页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联工作者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记忆里的乡村   题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首在乡村生活的日子,在心头总有许多感动和怀念。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用文字书写我的理解,书写我的心声。石桥这座石桥横卧在村子旁边的一条小河上,是村民走出村子惟一的通道。石桥没有华丽的外表,是村民以派工的形式从山上挖来大石块垒堆成的,还明显带着石块苍老的颜色。石桥的青褐色里夹杂着霉变的绿色,并有几株顽强的生命从桥的缝隙里探出头颅。石桥的年龄应该比一束花白胡须的年龄还长,在爷爷的话语里,就早已听到石桥

2、的字眼,以及在石桥溢流的思绪。童年的我,很惊诧石桥的造型,石桥欲坠的概念一直紧附身心。这是一颗熟透的果实必坠的概念,是一张缺腿的桌子倾斜的概念,是一张薄纸在空中徐徐降落的概念。因而,年幼的我每次走在石桥上,总有抖脚的感觉,握紧的拳头里汗渍渍一片。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后,我才逐渐认识了这座石桥的稳固性。这对不曾学习过物理以及建筑学知识的先辈来说,说得上是一种奇迹,一种由村民的勤劳、善良、智慧延伸出的奇迹。石桥在我的担忧里依然安祥地承载乡亲繁忙的脚步。有村民挑着重担喘气的身影,有扛着农具、赶着耕牛匆匆的步履,有三五成群赶集的笑声,

3、有迎亲嫁女、喜爆声声的场面,有送子离乡就读或谋生,一步三回头被泪水浸湿的目光。童年时代的夏天,石桥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酷暑难耐的中午,我们吃完饭后,便会很准时地在石桥上集合,然后剥光衣服一个个跳到小河里洗澡。在水里打水仗、抓小鱼、学鸭子戏闹。感觉凉意后,我们一一钻出水面,爬到石桥上模仿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过桥。待尽兴后,我们穿上溅湿的短裤,光着膀子学着小兵张嘎的步伐仰起头,挺起胸从石桥上走回各自的家。这种感觉跟来时的感觉截然不同,像在烈日下获得了一块绿荫,像在干渴后痛饮了泉水,我们的脸上都漾着笑意,一路把爽朗的笑声遗落在桥上。

4、繁忙的白天过后,是石桥清静的时刻。月的银辉洒落在桥上,与磷光闪闪的河水相互映衬,显出一份舒心的默契。夏日的夜晚,我喜欢坐在桥上,让双脚下垂,然后摆动双腿,沐浴凉风,聆听蛙鼓,享受这种诗化的意境。很多时候,石桥也很难安静,傍晚时分总有一些村民站在桥上大声昭唤还在野外疯玩的小孩或焦急眺望还没有回家的亲人。若有哪家小孩在夜里受到惊吓或做了个恶梦,小孩的父母就会就着夜色,点一把火站在桥上对着苍茫的夜幕大喊小孩的名字,直喊得颤音四起,凄凄切切。喊完,大人们又沿着原路高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里,久久地端祥小孩的脸容。这样的夜晚,大人们一般是难以入

5、眠的,不时翻身的声音扬起乡村里最原始的爱意。这种在石桥上“喊魂”的乡俗一直在村里流传下来,也为石桥注入了生活凝重的血液。村民们认为,小孩们受到惊吓或做恶梦是魂魄出去了的原因,只要站在村旁的石桥上大声叫喊几声,便会把丢失的魂魄招回。不知这种方法是否灵验,老人们歇斯底里地喊过后,心里才觉得踏实,才能够觉察出子女的名字在心里厚重的份量。其实,喊魂的乡俗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但其表达出爱子心切的心情是可以感动天地的。正是这种独特而又人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村民们乐意接受,并在村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烟斗我对老人的理解是从烟斗开始的。在

6、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喜欢手握一支长长的烟斗在村里走家串户,或带着去忙农活。累子抑或休息的间隙,他们便选择一处干净的草地,有时干脆把锄头,铁锹等农具放倒,坐在它们光亮的木炳上。然后从腰间提起烟斗,在一块显眼的石头上敲掉残留的烟渣,又从垂到屁股的烟袋里麻利地撮出一小撮烟丝。一股脑塞进烟斗里,像加工一件艺术品一般,极有耐心地把溢出的烟丝齐整整地一一塞进烟斗,用布满岁月老茧的手指匀称地扶平后,还要仔细端详一阵,似乎在端详一件即将享受的物品,那种表情让人滋生十二分的慕意。一般,烟丝装好后,老人们就会慢悠悠地划着火柴把烟斗点燃。然后不停地抽着

7、,以便把烟斗烧旺,这种响声很急促,时常让我想起运动员一阵长跑后的喘气声。接下来,便是老人们在吞云吐雾的过程中尽情地品尝生活的滋味。很多时候,村里的老人都不会轻易用火柴点烟,而是在自家灶里惨留的火星上或在另一支烟斗点燃后,其他的烟斗便挤到一起相互借火。村里的年轻人见老人们挂着这么长的烟斗,很是不习惯,偶尔也会递过去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以让老人们接受这种“革命”后的香烟。感激地接过香烟后,老人们依然把烟纸撕了,倒出烟丝一一装入闪着光亮的烟斗里。对于老人的这种做法,年轻人很是不解,也时常莫名地可惜递过去的香烟。隔壁的刘大爷是村里

8、有名的烟枪,长长的烟斗经常握在手里,既使赶路也要把烟斗背转在后面。这位大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支足有1米长,全身泛着烟油的烟斗。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长烟斗成了刘大爷的代名词,12全文查看烟斗的形状和刘大爷的身影会一同走进我的记忆。好奇的我时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