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ID:26850030

大小:8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居民储蓄存款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关于个人消费——储蓄的理论函数不胜枚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和莫迪里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论”。凡此种种,各有千秋。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经济学大师的个人消费——储蓄的理论函数都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环境基础之上的,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差距,不能生搬硬套。现代经济理论的精髓在于,首先对某一时空的经济运行环境(即前

2、提假设)进行抽象概括,然后建立与该时空的属性贴近的、反映某一经济现象内在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的理论函数。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经济现实,为决策提供依据。二、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额一直持续且迅速的增长。据报道,2003年2月末,我国国内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03万亿元;2003年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又创10万亿元新高。10万亿元储蓄大体上相当于我国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990年——2001年我国居民存款余额的年增长率达1

3、7.8%。这种储蓄增量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人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居民储蓄的增速略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这表明储蓄增量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居民“超储蓄”反映居民储蓄意愿在增强。随着我国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人们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防患意识明显提高。为应对不确定性,许多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而且我国目前的投资市场还并不健全,因此很多居民选择了保守,即传统的储蓄。近来,居民储蓄存款的迅猛增长势头已有所放缓。2004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

4、万亿元,同比增长18.3%。而2003年一至四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20.1%、19.5%、19.9%、19.2%。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储蓄增幅同比再度下降,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68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924亿元,以百分比来算,同比增长11.9%,增幅比上年12月末下降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8.6个百分点之多。那么,究竟都有些什么因素影响了我国的居民储蓄额的变化呢?尽管前人已经有一些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献,但是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数据的选用上往往采用跨度较长的年度数据,使得拟合的模型缺

5、乏指导性,同时,这些文献的研究已经离现在的时代较远。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收集了我国近4年来的全国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三、变量的引入根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并结合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最初建立的模型中,可能影响储蓄增长的解释变量有:1.股票成交额居民的储蓄资金是作为剩余资金的一种投资渠道,股票作为剩余资金的另一投资渠道,可带来更多的收益,理论上会造成居民储蓄的下降。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本文采用股票成交额作为衡量股票这一投资渠道的指标。2.消费价格指数物

6、价指数会带来居民消费的变化,从而带来居民储蓄额的变化。理论上讲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居民储蓄的减少,在此选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商品物价的指标。3.利率理论上说,储蓄利率越高,居民的储蓄倾向就会越高。但由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人们的存款动机主要是备于未来不时之需,而取息增值的动机相对较弱。虽然近来我国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经常为负值,人们为安全和损失最小化起见,仍以银行存款为主要储蓄渠道,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还是持续上升的。由此看来,银行存款利率虽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会很大。4.人身险我

7、国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总的趋势是许多由单位负担的支出将转由个人承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了投保,这就成为了又一个资金的流出渠道。理论上说,保险的增加会导致居民储蓄的减少。由于保险收入中包括财产险等各种险种,而由于近年来福利体制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人身险的投保额,因此我们认为人身险较具代表性,本文选择人身险的保费收入作为衡量居民投保额的指标。5.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

8、民收入的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一直是决定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具代表性,因此选用此数据。6.其他影响因素居民储蓄行为的决定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除了以上所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从近几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由三者带来的结果使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数据表达,且也不能简单的用虚拟变量来模拟,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