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

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

ID:26887266

大小:20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_第1页
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_第2页
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威海一中吕召洁高中数学新课改实施后,数学课的课时减少一半,但教学内容并没有显著地减少.而且规范教学行为后,不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方式授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解决时间紧与任务重的矛盾,我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大家共享。分层递进式教学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时,两人一组画完正弦函数的图象后,为引入正弦曲线的概念设置了如下问题:(1)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为什么用弧度制来表示角而不用角度制呢?(2)在对取值时,为什么先研究在区间上的图象.(3)怎样得到它在实数集上的图象?继而得出正弦曲线的概

2、念.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接着再提出问题(4)若首先画出在上的图象,,然后再平移能得到正弦曲线吗?(5)在对取值时,为什么要对这个区间进行十二等分,不等分可以吗?不十二等分可以吗?(比如四等分,六等分,八等分或者二十四等分)(6)为什么要用正弦线来表示正弦值呢?(7)我们知道列表描点法是画函数图象的一种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那么刚才我们的画图过程与列表描点法作图本质是否一样?(8)哪些点对图象起着关键作用呢?(9)为什么要选取这五个点作为关键点呢?(10)五点法作图属于列表描点法作图吗?这样,把关于正弦曲线画法的实践与理论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若干

3、系列化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层层递进,在自主思辨、讨论和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与传统教学中大量机械性训练来巩固知识相比,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类比式教学学习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如让学生直接推导公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先用Flash动画展示图,接着设问学生很容易得.教师再进一步设问:对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能否用上面的方法求?经教师启发学生将两式相类比,学生很容易将问题转化为,这样先设置具体的问题情景,再过渡到抽象情景,学生的思维顺着老师引导的思路将抽象与具体类比,将一般与个别类比,思维起点低,台阶小,思路顺

4、畅、自然.这样经过猜想和推理,得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教师继续设问:上述结果对于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成立,那对项数为奇数的是否成立?接着再利用Flash展示图,仿上述过程给出具体数据的等差数列:.经过类比很多学生都可回答出:,这样就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告诉学生这种求和的方法为倒序相加法.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可引导学生由疑到思,在高涨的情感中探究知识,使之进入并始终处在一种数学情境中,处于教师所激发形成的思维活动中,在教师所创设的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发展区中完成思维过程.使教师的“教”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而非传统教学中教师“有效地教”,学

5、生“无效地学”.BAFOyx分组讨论式教学学习抛物线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抛物线图 教师设置以下问题:①抛物线的通径长;②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此抛物线相交,交点纵坐标的值;③哪些元素可确定一条焦点弦?④在这些量中,能建立怎样的关系?结果大部分同学通过自主探索都回答出问题①--通径长;问题②--;问题③--焦点弦两个端点坐标或焦点弦的长度及与轴所成的角;问题④--,.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问,由问题④的结果得知都与坐标有关,那么能否建立直接的关系?请大家分组讨论,某组同学首先表达了他们的思考结果:由于时,因此猜测.但马上有另组同学发表了看法:第一个结论不

6、正确,因为随着焦点弦绕焦点顺时针旋转时,越来越小,而越来越大,当趋于时,长趋于无穷大,所以第二个结论正确.这时又一组同学说:由抛物线定义知,又得,从而得,所以.经验证斜率不存在,即时也成立.教师及时对这位同学的解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受到鼓励,同学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利用面积,再利用求得.大家可以发现同学的做法使我们又得到了一个结论.可见,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当以问题的形式或以提纲的形式给学生设置一些“路标”,使学生在探究时明确到达“彼岸”的正确方向,提高效率和效益.而不是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有效

7、教学策略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有效教学教师引导必须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