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

ID:26888428

大小:8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_第1页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_第2页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_第3页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_第4页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首发时间:2016-09-1910:30屮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09(47),1211-1215DOI:10.16522/j.cnki.cjph.2016.09.016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阳长明王建新复旦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宄院导出/参考文献关注分享收藏打印摘要: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比较了“经验控制质量”、“检验控制质量”、“生产控制质量”、“质量源于设计(设计控制质量)”等不同质量控制模式,认为基于赋予与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因素多等特点,在最初确定研发目标时就应进行质量设计赋予,

2、以“质量源于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开展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对赋予与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因素进行设计与控制,是适合屮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模式。本文明确丫屮药复方制剂质量设计研宄的主要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均一、稳定”的控制是中药复方制剂质量设计的重要方面,中药复方制剂质量设计的目标就是体现中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源于设计”要做到既重视产品研发设计时的质量赋予,又重视产品生产的过程控制,重视依据产品质量特性研究所确定的质量标准的检验控制,从而对屮药复方制剂起到切实的质量控制。关

3、键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质量源于设计(QbD);作者简介:阳长明(1966一),男,博士,主任药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屮心高级审评员,主要从事药品技术审评工作。Tcl:010-68921245E-mail:yangcm66@vip.sina.com收稿日期:2016-08-20QualitybyDesignabou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poundPreparationYANGChangmingWANGJianxinCenterforDrugEvaluation,Chin

4、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SchoolofPharmacy,FudanUniversity;Received:2016-08-20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独特配伍规律及应用效用的优越性已为长期临床实践所证实,因而中药复方新药也一直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但由于中药复方的特点,难以科学地阐明其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其质量控制长期以来成为了中药复方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对其质量控制和研宄也存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1]。1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的历史和现状传统的中药

5、制剂受当时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控制上除简单的性状、气味等经验鉴别外,缺乏冇效的检验方法与手段,没冇建立检验质量的质量标准,其质量主要依靠原料药材的地道性、制剂工艺的经验性以及传统医药行业道徳规范的约束予以保证。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敗省人力;品味虽贵,必不敗减物力”,都反映了传统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特点。从业人员注重拜师学业,主要靠老药工制药经验控制产品质量,产生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为特点的以同仁堂为代表的注重信誉的老字号。这个阶段有学者称之为“经验管理”阶段m,

6、或“感官评价”阶段m,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可以称为“经验控制质量”模式或“感官控制质量”模式。随着中药制剂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式生产经营到现代工业化生产,建立了生产、经营及医药行政管理监督和检验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生产、收购、销售及整理研宄工作。特别是由于加强了质量检验、管理机构的建设,形成了以质量检验为主的检验控制质量模式。屮药制剂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拥有多种现代剂型,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也从传统意义上靠职业道德等道德层而来控制和耍求,发展到建立相应质量标准来控制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步完善

7、、从主观鉴别到客观检查的发展过程。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基本是沿着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的发展,以测定中药制剂某一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指标成分为目标的分析方法和既有定性又可定量的质量标准的模式,建立针对某一特定组织结构的显微鉴别,以及借助于文献报道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理化鉴别,再发展到以显微鉴别、色谱鉴别为主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特别是波谱、色谱技术的应用及检测仪器设备的普及推动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发展。在1985年以前,质量标准主要依靠经验的外观形态鉴别及显微鉴别,没有定量指标。198

8、5年以后,随着《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的不断补充修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向着微观内在成分检测的方法发展,开始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屮药制剂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检验控制质量模式的做法是以质量标淮为检验依据,根据质量研宄及稳定性结果,判断药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限度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