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

ID:26891822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_第1页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_第2页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_第3页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_第4页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作者:陈海英宋登浩安秀芹李妍【关键词】胃脘痛择时服药护理  择时用药护理是时间医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是现代整体护理的表现形式,从《内经》的因时制宜,到现代时间药理学的研究,都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时间用药给予肯定和发展。我们以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内经》五脏主时及《伤寒论》疾病“欲解时”理论为准绳,进行择时用药护理,以达到药物的最佳效能。  1从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脾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1],脾与胃,一脏一腑,同属于土,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胃主受纳、降浊,脾主

2、升清、运化,使人体的气机有升有降,处于动态平衡。同时脾胃之气的升降,有赖于肝的疏泄,肝气条达,人体气机调畅,使胃气得降,脾气得升,共同完成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胃脘痛,其病变在胃,但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若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则病生肠胃,胃腑受损,失于通降,则生腑病;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物及水液得不到正常的运化,可致食滞胃脘;情志失调,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肥甘,或外感六淫,使气机升降功能失调,胃气不得降,脾气不得升,而致脾胃病。  2从胃脘痛的临床辨证分型分析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

3、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胃脘痛的病因虽各异,但发病机制确有共同之处,即气机郁滞不通,不通则痛。在疼痛程度上又各有特征和差异,临床上不难分辨,一般分为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肝气犯胃、肝郁胃寒、肝胃郁热、胃阴不足、痰饮中阻和瘀阻胃络8个证型,其中又以脾气虚弱和肝气犯胃两证为中心。  3从胃脘痛的治疗方法分析  胃脘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总体离不开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健脾化湿、疏肝行瘀,以及健脾益气、理气温中法[2]。①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叶天士云“凡醒胃必先治肝,欲安胃先平肝木,治肝可以安胃,治胃勿忘肝”,主张治疗胃脘痛,当以理

4、气为要。②健脾化湿、疏肝行瘀。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木郁乘土,致脾失健运者,见证多实,当以调肝为先;而久患胃疾,中焦气虚,水谷精微运行无力,水湿中阻不化,清阳不展,亦能影响肝气之疏泄,称为土壅侮木,见证虚多实少,治宜健脾为主,常用健脾化湿与疏肝行瘀并举之法,使郁滞之气机条达通畅,则脾之运化有权,瘀化气行,清升浊降,胃痛、痞满自已。③健脾益气、理气温中。此为医家之共识,脾胃虚寒并非沉寒痼冷,而是脾阳不足与脾胃气虚共存之证,多由脾胃虚弱,中阳不振,中焦虚寒,运化迟滞,气机不利所致,常以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合方化裁,既健脾益气,又理气温

5、中,补而不滞,温而不燥。脾以温以开为主,从组方看多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滋阴活血、通络止痛及温补脾阳、通络止痛为主。另《针灸聚英》“心痛脉弦”皆针太冲,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临床观察中发现,为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型)肝经特定穴,尤其太冲穴出现显著电阻失衡[3],这一结果表明治胃病必须调节肝脾功能。  4从胃脘痛的时间治疗学分析  时间治疗学说完善于明·高武《针灸聚英》,该学说的中心观点是:①一日之中,任何一脏腑、经络的物质和功能都有其固定的最旺和最衰时刻。最旺之时,生理上气血充盈、功能强盛,病理上以邪正抗争的实证症状突出;最衰之

6、时生理上气血偏少、功能低弱,病理上以虚证症状表现突出。②各脏腑、经络的旺衰时间是固定的,子时(23:00至次日1:00)为胆经的经气最旺之时,依次为丑时(1:00—3:00)肝经、寅时(3:00—5:00)肺经、卯时(5:00—7:00)大肠经、辰时(7:00—9:00)胃经、巳时(9:00—11:00)脾经、午时(11:00—13:00)心经、未时(13:00—15:00)小肠经、申时(15:00—17:00时)膀胱经、酉时(17:00—19:00)肾经、戌时(19:00—21:00)心包经、亥时(21:00—23:00)三焦经,依

7、次反复循环[4]。由于脏腑经络功能、疾病症状具有不同的节律性变化,决定了在治疗上择时施治的必要性。  疾病的治疗,不外“祛邪”和“扶正”2个途径。祛邪之法,当在脏腑经络功能最强,抗邪有力之时,亦即在脏腑经络功能最旺之时施治,此时脏腑经络抗邪有力,实证症状明显,收效较易;扶正之补法,应在脏腑经络功能最衰、虚证症状最明显之时。这一用药的择时观点可概括为:“攻邪当选经气最旺之时,补虚当候经气最虚之时。”[5]也就是说治疗胃脘痛应在肝脾两经的主时。  5从五脏主五时分析  从五脏主时来看,9:00—11:00为脾所主时[6],脾胃阳气渐升,此

8、时应用滋阴养胃或温补脾阳的药物,使药效随其脾胃功能的渐旺,以驱除本脏腑的疾病。《伤寒论》又提到阳明病欲解时从申时至戌时(15:00—21:00),也就是说,胃脘痛患者此时一可向愈,二可加重,为脾胃的主时及阳明病的欲解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