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ID:2689576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1页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2页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3页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4页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起步较早,发展也非常快。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得到确认和实施。但是,我国的环境现状却背道而驰,环境污染现象反而愈演愈烈。本文认为,造成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很多,环境行政的执法力度和执法措施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实践中,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环境执法活动现象普遍,环境行政执法主体自身素质低下,环保立法体系不健全,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都是我国目前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克服这些环境执法中不利因素,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对策呼之欲出

2、。  关键词:环境监督体制行政处罚公众参与行政执法  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无所不在和对人体的严重伤害。那些真心想搞环保的企业因为搞环保而不得不加大投入,经营成本上升,价格必然偏高;而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性企业,因环保投入较少甚至没有,产品的价格肯定偏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必然导致环保企业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导致一些企业对法律不屑一顾。同时,也暴露出了执法的无力。如果执法部门能够严格的去执行法律,那么环保企业也不会陷于如此尴尬的局面。那么环保部门为何不执法呢?因为环保部门也尴尬。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责任主体的

3、规定模糊,仅仅规定了一个有执法权的人去做,但是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执法主体。于是,造成了环保部门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尴尬。各个执法部门推脱责任,怠于执法。最终,污染企业就更加肆无忌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反观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困境,并探寻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环境行政执法基本问题  (1)环境行政执法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环境行政执法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环境法的活动,其核心是国家环境行政机关制定各种行政决定的过程。①有学者则将其定义为:环境行政执法指环境行政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对管理相对人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情况进行督导促进的行为。②综上而言,我认为,环境行政执法,是指政府

4、环境行政执法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以落实环境执法职能为目标,对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采取的行政执法行为。  (2)环境行政执法原则  环境行政执法原则是规范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反映环境行政执法的价值取向,确定行政执法工作的方式和手段。具体说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则:  1、合法性的原则。合法性原则是环境行政执法活动的核心,它是指环境行政执法的主体、内容和程序等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不得与其相抵触。它要求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享有环境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执法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政执法行为无效。  2、合理性的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在法

5、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内容符合立法精神和目的。即使在法定权限内,也必须是适当的,公正的。它要求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及元件的客观事实,出于正当考虑的行政执法目的,进行行政执法行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适当,并符合人之常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3、公平性的原则。公正性的原则具体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环境行政执法活动中对行政相对人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要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活动中,不能搞等级化,更没有特殊化。同样的案件、同样的案情、同样的事实和证据、不同的行政相对人,应当有同样的行政执法行为,同样的行政执法后果,不应当有区别对待。  4、效率的原则。执法行

6、为必须讲求效率,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环境行政执法行为也不例外。要尽可能用最少的人,占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执法效力最大化。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活动能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行政执法投入的成本与社会效益是否对等。③要用尽量少的执法成本取得尽量大的行政执法社会效益。  (3)环境行政执法主体  环境行政执法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环境行政执法权利,以自己名义从事环境行政执法管理活动,并能够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环境行政执法主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④:  1、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全国性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和地方性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它们主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7、实施管理和监督,履行环境行政执法职能。这是最重要的一种环境行政执法主体。  2、各级人民政府。它们从宏观层面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行使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对影响本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执法权。  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类执法主体的执法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它们在自己的行政职能范围内,利用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参与行使环境执法活动,如土地、矿产、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  4、政府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