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ID:26897051

大小:53.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_第1页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_第2页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热的中医护理一、高热的概念: 一般指由外感时邪热毒及内伤疾病等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实热”、“日晡潮热”、等发生在许多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常见于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暑、风湿恶性肿瘤或临床输血、输液出现反应时。 二、护理评估: 1、评估高热的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由六淫之邪侵袭肌表,伤及肺卫,邪正相争,致使营卫不和,阳气蒸越于外而发高热。内伤发热,多由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因瘀血内阻,久而化热,或因食积滞而发热。2、评估高热的病位:脏腑、气血阴阳。 3、评估高热的病性: ⑴外感发

2、热 ①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故恶寒,寒气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则发热,寒性收引,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则头身疼痛,邪寒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寒性凝滞,腠理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 ②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侵袭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风热,微恶寒,热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热邪伤津故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③暑热之邪:暑热之邪多直入气分,正盛邪实,交争剧烈,初起即见状热、汗多、烦渴、脉洪大等症状,且易伤气耗津,故可出现津气欲脱危重

3、之变。 ⑵内伤发热①五志过极化火: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器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阳而化热。 ②邪郁化火:瘀血、食积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阳热之气过盛,火热燔灼急迫,气血沸涌,则见发热、壮热,面赤,舌苔黄而干燥,脉洪大,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多,阳热之邪耗伤津液,则见口渴喜冷饮。 4、评估高热的病程   一般来说,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邪正相搏,正气可以抗衡邪气,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痊愈,部分病人感热毒之邪太盛,邪毒内陷,或脏腑原有宿疾,正

4、气损伤已久,易产生惊厥闭脱之变证,病情凶险,预后多有不良. 三、常见护理问题: ⑴体温过高。⑵活动无耐力。⑶体液不足。⑷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高热病人的病室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过高易使体温上升,过低易复感外邪而加重病情。室温可保持在20℃~22℃.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高热病人口咽容易干燥,冬天可在暖气上放一盆清水,使其蒸发以湿润空气,有条件可使用加湿器.另外,还要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影响病人休息.室内光线应柔

5、和,避免强光刺激. 2、饮食护理 ⑴高热病人的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⑵病人口渴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桔汁等。汗出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给淡盐水,不能饮水者,应用鼻饲揉法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补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脱水。 ⑶高热病人应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热病初愈,饮食仍以清淡稀软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食多餐。可选择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3、服药护理  高热病人起病急、病势重、变化快,如按常规每天服1剂,效果

6、不明显,可每天服2~3剂,每2~4小时1次.服药困难时,可将药液浓煎以减少药量,或用鼻饲给药法灌服.服药后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降温护理  应根据证型的不同,辩证选择降温方法。 ⑴物理降温法  可采用冰袋冷敷头部或腹股沟等部位,或用中药煎汤擦浴,如石膏水擦浴、或用温水、乙醇擦浴,冰水灌肠等方法。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下降情况以及病情变化,以免体温骤降而致虚脱,冷疗过程中注意皮肤、阴囊有无冻伤,以及末梢循环情况,半小时测体温1次,使体温降至38℃~38.5℃为宜。 ⑵针刺法  可选用大椎

7、、曲池、合谷、风池等穴,用毫针刺法或十宣放血法降温。 ⑶刮痧法  中暑高热病人,可在两肋部、夹脊部、肘窝等部位进行刮痧。 ⑷药物降温   选用柴胡、金银花、黄芩、大青叶等中药煎饮或用注射剂,如柴胡注射液、黄芩注射液等、中成药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 ⑸中药灌肠法  根据病情可给予中药煎汤灌肠通便,也能够降温退热。 (二)、辨证施护: 1、表里证 ⑴病邪在表里者,严禁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以免引邪入里而致热入心包。⑵如病人热已退,发散药即应停服,以免发散太过损伤津液。 ⑶外感发热如恶寒重时可给

8、生姜红糖水或苏叶水、葱白萝卜水。风热型高热可给金银花、板蓝根水,并多饮清凉饮料。⑷风寒表里证中医治法为辛温解表,方药用葱岐汤或荆防败毒散;风热表里证中医治法为辛凉解表,方药用银翘散加减。用发散药时,汤药应热服,服药要加盖衣被,以微微汗出为宜,或进食少许热粥以培汗源,助邪外达;并观察病人服药后汗出的多少,如汗出过多,会引起津液损伤而致动风神昏。 2、里热征 ⑴里热征病人病情较重,病人在高热时喜冷恶热,病室内要清爽。可酌情选用各种降温法降低体温。⑵对可能出现热极生风的高热病人应密切观察,如发现四肢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